深陷困局 轧辊业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时间:2010-08-30





当前,钢铁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所面临的市场形势并不乐观:需求不旺,产能过剩,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致使一些钢厂被迫减产、停产,不少钢企保本运营甚至亏损。为钢铁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轧辊制造业,在历经两年多的苦苦挣扎后,非但没有迎来柳暗花明的市场转机,反而面临更加艰难和严峻的考验。

今年上半年,轧辊价格继续盘整震荡,下趺幅度加大,较之2008年平均降幅在30%~40%,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内轧辊售价下降15%以上。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尽管众多轧辊企业纷纷采取“让利不让市场”的营销策略,以价格战展开相互流血的无序竞争,但订单不足,设备能力不能充分释放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业内人士认为,轧辊业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局,优化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轧辊配套服务须跟上钢企新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管理,规范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最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34号文),工信部公布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钢铁企业的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与装备、生产规模及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方面都明确了标准和准入条件,对加快解决制约钢铁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突出问题将发挥推动作用。同时,也对轧辊服务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质量的要求。处在轧机关键部位的消耗性工具类备件,轧辊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轧机的轧制效率和轧材质量。轧辊企业要适应落后轧机被淘汰、普通低端轧辊被取代的市场变化,满足高速度、连续化、精密化、自动化控制的现代化轧机的轧辊使用要求,必须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凭经验生产的粗放模式,加强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标淮化控制,保证轧辊内在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提高轧辊外观加工质量,为轧钢生产提供安全可靠性更强、更适宜各类现代化连轧机使用的优质轧辊,才能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实现自身存在价值。

二是规模要求。钢铁企业要提高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也必然要求轧辊企业具备为其提供系统集成、综合配套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以避免零星采购部分轧辊带来的麻烦,而更看重能够进行轧辊全线承包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有效降低轧辊库存甚至零库存的轧辊服务商。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步伐的加快以及自身规模的做大,对工艺装备落后、产品单一、供货能力差、综合服务水平低的小轧辊厂来说,的确带来了严峻考验。

三是服务要求。轧辊的使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制造过程质量,还有着使用过程的因素。据业内人士分析,轧辊的提前失效或出现事故,30%以上是使用问题造成的。所以,加强轧辊售前、售中、售后的技术服务,全程跟踪轧辊使用状况,协助用户根据不同轧钢条件和环境,完善轧辊管理,提高使用技术,并指导轧辊制造技术的持续改进,也应是轧辊企业尽快补上的一块“短板”。


四是绿色制造要求。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步伐加快,要求轧辊企业为其提供的产品,也应是节能、节水、节材、高效、低污染的绿色制造产品。这一发展趋势,同时还要求轧辊企业一方面要加快新材科、新技术研发,不断提高绿色产品制造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快装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客户信任。

然而,在这些新要求面前,轧辊企业在市场萎缩、成本飙升、资金紧张等多重压力下,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尚且举步维艰,要进行资金、资源投入确实勉为其难。但是,如果轧辊企业不能审时度势,尽快调结构、转方式,前景又确实令人堪忧。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今年上半年,尽管市场变幻莫测,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多数钢企还是抓住先扬后抑的价格走势,多多少少都积攒了些利润。现在关心的是下半年,甚至是更长的未来。专家预测,下半年市场还要走低,或者是走稳,却没听见有人说会创出新高的。原因何在?全球经济环境尚未明显好转,我国的经济调控政策还没完全实施到位,钢铁及轧辊业的深层矛盾也没根本解决,市场形势就开始好转似乎缺乏足够的依据和理由。不过,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是一样的命运。

在风险与机遇同在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有准备的轧辊企业已经在“重新洗牌”的结构调整中,提前进行了装备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结构优化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发展方式转变工作,突现了优者更优、强者更强的率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轧辊专业制造企业——中钢邢机不仅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建成九条具有世界领先水产的轧辊专业生产线,使轧辊产品覆盖所有板、管、带、型、棒、线等钢材轧制领域,连续开发了大型离心复合铸造高速钢系列轧辊、大型铸钢、锻钢支承辊、5米以上宽厚板轧机工作辊、高等级汽车板锻钢冷轧辊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替代进口的新优产品,还凭借新建成的轧辊行业笫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聚集全球科技资源和轧辊技术人才,以轧辊新材料研究、轧辊成型新技术研究、轧辊性能模拟实验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改变了模仿追随国外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中钢邢机的内生增长能力培育,虽然有着示范性、引领性作用,但要带动中国轧辊业规范有序的科学发展,还需坚持市场竞争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重点发展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在夯实企业内生增长基础的同时,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到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增长质量上来。

首先,要依据轧辊业的现状和末来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生产经菅规范条件。通过政策导向和标准规范,以淘汰落后、压缩过剩产能为重点,扼制低水平重复建设规模扩张;引导企业注重内涵发展投入,抑制外延发展的投资冲动,促进经营管理软实力提升,为其技术升级、产品提档、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还要借助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力量,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制裁无序竞争,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扫清障碍。

其次,要采取扶优扶强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的优势作用。支持其以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着力突破制约轧辊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加快研发低碳绿色制造技术,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为全行业树立标杆,形成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管理规范标准,以带动整个轧辊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再次,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培养一批轧辊业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中小轧辊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和为钢铁企业服务的综合能力。随着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一批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资源整合的优势明显发挥,而轧辊业至今未见大的动作,数百家小轧辊厂服务几家大钢集团,既不合时宜,又很难满足其集约化的整体需求。当前市场的严峻形势,调结构、转方式的迫切要求,无疑给轧辊企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动力。尽管长期以来轧辊企业貌合神离,相互拼争的局面一时很难扭转,多种产权结构,企业的大小不一、管理的参差不齐、技术的良莠并存以及文化理念差异,使轧辊业的兼并重组较之钢铁业更为艰难,但其所服务的市场——钢铁企业的发展变化,逼迫轧辊业即使再难,也必须顺势而为,做出正确选择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