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机装备业景气虽持续,调整升级仍有压力


时间:2010-09-01





  根据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日前对67家煤机企业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机械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6%;煤炭机械销售收入达到22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

  “从上半年的煤机制造企业的发展特点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有了进一步提高,行业整体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不过,煤机行业整体质量提升的同时,煤机企业也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涨、基础领域薄弱等一系列问题。

  成本上涨带来一定压力

  今年上半年,国内钢铁产量呈高增长态势且波动幅度较大。7月,钢材价格更是演绎出从普跌到大涨的剧变。钢材价格的变幻莫测对煤机制造行业将有直接影响。不过,各家煤机企业对钢材价格上涨的反应不一。

  张家口煤机公司的一位人士向《中国能源报》记者透露,钢材出厂价格大幅提高,直接增加了煤机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煤机产品短期内不可能因生产成本的增加而提高销售价格,企业利润因而将受到一定影响。郑州煤机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也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目前煤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尽量会通过内部消化来缓解成本上涨压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上调煤机价格。

  与郑州煤机公司、张家口煤机公司等反应不同,安徽一家涉足煤机制造时间不长的企业则表示,由于该公司煤机制造还未形成规模效益,抗风险能力较弱,钢材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不小。

  此外,也有煤机制造企业表示,从短期来看,钢材价格上涨对煤机市场影响不大,但钢材价格如果长期上涨,则可能推高煤机价格。


  未来几年市场需求仍强劲

  原材料成本上涨是忧,但煤机市场的持续增长让煤机企业转忧为喜。“虽然今年煤炭消费旺季末期临近,国内煤价面临调整,煤炭生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今后几年,煤机市场的需求依然强劲。”北京天华咨询公司机械行业研究员谢华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据分析,目前我国小煤矿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3,往往采用炮采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对煤机的需求很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煤矿整合,将客观上推动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推进生产规模化和技术现代化,这为大型煤炭机械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大的产业平台,必将产生大量对综采成套设备的需求。

  另外,从保障煤矿安全、减少死亡率和提高开采效率角度出发,煤矿开采机械化率上升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也是正确的发展方向。目前全国煤矿平均采煤机械化程度仅50%左右,与发达国家95%的机械化程度相比差距很大。我国煤炭开采机械化率提高还有很大空间,由此带来的煤机潜在需求不可小视。

  谢华还告诉记者,煤机的经济使用寿命在8年左右,我国煤机从2000年开始销量快速增长,目前正好处于更换期,未来几年更新需求将逐年增加。

  不过,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长期来看,我国煤炭产量增速将趋于下降,因此,煤机需求增速也必将随之逐渐降低。目前,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已有缓慢下降的趋势。综合各项因素,海通证券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煤机市场将保持15%左右的增速。

  行业深层问题待解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机械行业实现利润13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9%。共生产采煤机176台,比去年同期增长2.3%;生产掘进机221台,比去年同期减少11.6%;生产刮板运输机671台,比去年同期增长25%;生产液压支架18920架,比去年同期增长35.12%;生产皮带机29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23.93%。但漂亮的数据难掩行业的深层问题。

  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许亚雄表示,近年来,我国的煤机制造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创新成果成功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煤炭机械制造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与国外煤炭机械制造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点装备国产化不足;产品设计理念、设计手段落后;产品制造工艺、检测检验手段不足;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产品使用寿命、可靠性较差等。

  一位机械行业专家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重点装备国产化不足,高端煤机产品差距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煤机装备在检测实验手段、加工设备等方面相对落后。特别是在机械加工、铸造、热处理、焊接等基础加工领域落后,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基础领域的薄弱已经明显制约了煤机装备整个行业的提升。

  许亚雄认为,煤机装备行业要取得大发展,一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积极推进煤机装备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二是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三是加大力度实施人才战略,为装备制造业长远发展造就雄厚的后备力量。四是完善装备制造有关政策,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来源: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