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全球造船业重心向亚洲尤其是日本、韩国和中国等转移,全球船舶融资市场也在逐步向亚洲转移。在中国跻身全球三大造船国的同时,中国的船舶融资市场规模也在日趋扩大,一方面,在中国船厂下单的船东获得了银行贷款,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本土银行向本国造船企业及其国外船东提供的融资额度大幅上升。
根据德国北方银行的统计,在今年上半年全球银团船舶融资额度排位榜上,日本有三家银行占据前十名的位置,中国的银行已经占全球船舶融资份额的5%。市场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银行在船舶融资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将显著上升。
以中国进出口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2009年全年该行累计发放船舶贷款1167.88亿元人民币和84.8亿美元,开立了232.48亿美元出口船舶退款保函,累计支持了3722艘、604.68亿美元的船舶出口。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进出口银行在2009年给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分别授信1000亿元和600亿元,今年8月份又与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签订了500亿元的授信,在船舶融资额度上的授信超过2000亿元。除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也相继开展了相关的船舶融资业务,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在中国船舶融资业务日渐扩大时,德国最大的船舶融资银行HSH Nordbank近期却表示,由于航运市场根基未稳,未来几个月将不会在此领域开展新业务。市场同时有着质疑和担忧,国外银行纷纷缩小船舶融资额度,而中国的银行在此领域的战线却不断扩大,中国的银行有被国外船东绑架的风险。
按照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产业分析师梁志勇的理解,中国的银行向国外船东提供担保在中国造船厂造船,对银行和造船厂将是双赢的效果。在金融危机前,国外银行在船舶融资上步伐迈得很大,但金融危机发生导致航运市场陷入困境,使得国外银行在船舶融资方面转身非常困难。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银团融资额整体达到122.31亿美元,而今年上半年只有50.77亿美元,下滑非常明显。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还处在船舶融资的起步阶段,由于起始投资规模并不大,所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就相对小一些。而且,中国的银行在选择船厂和船东上更加严格谨慎,从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授信对象来看,基本是中国最大的国有船厂和民营船厂,船东也是国际上排名靠前的大型航运公司。
目前的船舶造价也降低了银行在船舶融资上的风险。在金融危机前,各类型船舶造价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而金融危机引发航运市场低迷和船舶新增订单急剧下滑,新造船价格相比金融危机前基本下滑30%以上,个别船型价格下滑幅度甚至达到50%。新造船价格下跌幅度较深,船舶融资贷款额度整体也顺势下调。
市场认为,目前的船舶融资市场给中国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是,在抓住机遇获取盈利空间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船舶融资的风险,密切注意航运市场变化,动态掌握船厂和船东的状况,争取最终获得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双赢局面。
来源:机械专家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