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汽车变速器288万台,同比下降35%,变速器进口值达到36.6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1%,远远高于汽车其他零部件。
从2007年开始,变速器已超过车身附件、零件和发动机附件、零件,成为我国进口值最高的汽车零部件。这一变化,既反映出我国各类自动变速器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同时验证了相比于发动机和手动变速器,技术含量较高的自动变速器本土化率较低这一事实。
■近年进口值持续走高 数据显示,2005年和2006年,车身附件、零件是我国进口值最高的汽车零部件,分别为29亿美元和32亿美元。同期,我国变速器总成进口值分别为12亿和20亿美元,与车身附件、零件的差距较大。
2007年,这一趋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车身附件、零件进口值略有下降的同时,变速器总成进口值激增到32.8亿美元。此后两年持续成为我国进口值最高的汽车零部件。
2009年,以变速器为主的传动系统零部件进口值达到55.56亿美元,比排在第二位的车身附件高出约18亿美元,可谓“遥遥领先”。
“变速器进口值高,主要原因是我国有很大一部分自动变速器依赖进口。”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副秘书长石照耀说。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者对驾乘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自动变速器的配装率均有大幅提高,尤其是在市场基数较大的乘用车上,自动变速器的普及程度更高。数据显示,以AT(液力自动变速器)和CVT(无级变速器)为主的自动变速器,在我国乘用车市场的配装率从2004年的不到32%,增加至2008年的39%。2008年我国乘用车销量约为2004年的2倍。
在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自动变速器的生产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自主产品的缺失和外资产品本土化生产的不足,导致自动变速器大量依赖进口。据统计,2001年~2009年,我国汽车自动变速器进口值年均增长约28.9%,大大超过整车进口值的年均增速;2009年,轿车自动变速器进口值高达37.23亿美元,同比增长26%。
■核心技术缺失是关键 “自动变速器开发难度大,是中国汽车在动力总成系统开发中最后一块最顽固的‘阵地’,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封锁很严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顾问张书林说。
“乘用车一般由车身、动力总成、底盘、电子电气等几大系统组成。我国汽车业在车身技术方面的突破较早,上世纪90年代,通过中外合资合作积累了一批人才,掌握了一定技术,截止到本世纪初,车身开发技术已趋于成熟。2000年以后,以发动机为代表的动力总成系统开发成为我国汽车业的重点,目前,有代表性的整车和发动机企业均已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开发实力。现阶段,业内技术攻关的重点集中在自动变速器。”一汽技术中心基础研究部副部长刘明辉简单梳理了我国汽车各关键总成的开发历程,“目前,国内自动变速器技术路线多样,技术实力与国外差距较大,还没有自主产品实现产业化,包括整车企业和独立变速器厂,均不具备相应能力。”
“进口自动变速器价格高,以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难以负担,因此很多自主品牌车型仍以手动挡为主。”张书林说。
“核心技术的缺失使我国自主自动变速器生产基本处于一片空白,对进口自动变速器形不成任何竞争压力,这使外资企业在产业布局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放缓本土化生产的步伐,在保护核心技术的同时,保持高额利润。”张书林说。
■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 面对自动变速器市场的急速扩张,国内企业并不是没有行动。近两年来,频频传出自主自动变速器产业化的消息,包括CVT和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但从目前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的市场表现看,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
“自主自动变速器不是好坏的问题,而是有无的问题。”石照耀说,“目前,自主品牌企业开发的各种类型的自动变速器产业化现状都不乐观。我国汽车业要开发和生产出好的自动变速器,要走的路还很长,变速器进口值高的情况在未来还将持续。”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HIS环球透视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整车自动变速器的配装率仍保持在10%左右,相比前几年没有明显提升。但HIS预测,从今年开始,自主品牌整车自动变速器配装率将逐年提升,到2015年达到30%左右。同时,中国乘用车市场自动变速器的份额将增加至47%。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外资自动变速器企业纷纷开始在华布局,包括日本加特可、本田、意大利马瑞利等国际知名企业,都先后在中国成立合资或独资公司,实现自动变速器的本土化生产。今年5月,大众DSG(双离合器变速器)也在大连工厂正式投产。
专家认为,外资变速器企业加快在华本土化生产的脚步,并不能改变未来几年,我国变速器进口值增长或保持在高位的现状。“市场发展很快,本土生产的自动变速器和进口自动变速器的比重会发生变化,但变速器进口额还会增加。”石照耀认为。
来源;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