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富士康准备把沿海工厂大举迁往内地的新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危机加速了跨国公司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步伐,而中国中西部地区也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期”。
但与此同时,关于中国是否应继续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争议似乎也在不断升温。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对财政税收的贡献太少,而且还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今后不应再鼓励发展。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二五”期间,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究竟该怎样定位?加工贸易转移的路线图应该如何规划?
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表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加工贸易符合中国国情,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量不断扩大,200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已经占据我国外贸的“半壁江山”。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约4000万,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两成。
目前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已不断改善,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占比从1993年的36.7%提高到2009年的78.8%,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从1997年的14%提高到52.2%。
此外,“两高一资”产品也已严格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商务部产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节能环保标准的提高,这一目录还会不断进行调整。
“实践证明,加工贸易符合我国国情,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发展产业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说。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目前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减弱,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低廉的生产成本和更优惠的政策等有利因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仅对全球投资商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对在我国的外资企业带来一定诱惑。
因此,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商务部的调查显示,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进程。很多跨国公司将海外和东部地区的产能整合,落户中西部地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明显。
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目前在承接转移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问题,导致项目雷同、资源浪费,降低了转移的效益。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应该学习借鉴东部沿海的成功经验,但承接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地重复沿海地区走过的老路,更不能‘一哄而上’打乱战。应结合各地在人力资源、区位、产业配套、综合服务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比较优势,走‘差异化’路线。”蒋耀平说。
华民也认为,承接产业转移不能“遍地开花”。目前来看,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省内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二是向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的京广线沿线各地转移;三是向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西安等产业配套能力强、人力资源丰富、辐射能力强的重点城市转移。
为引导加工贸易产业有序转移,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已经起草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将通过市场引导和必要的政策扶持,在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培育若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来源;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