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时间:2010-11-17





  未来5年,丹东工业将全力实施“五项工程”,力争使工业经济年均增长32%以上,经济总量实现翻两番,到“十二五”期末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实施工业“五项工程”,是辽宁工业“十二五”规划的行动纲领,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提升工程、项目工程、并购工程、产业集群工程、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程。市政府决定从明年开始,把“五项工程”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和合作区管委会的绩效考评内容。

  实施企业提升工程,打造一批牵动全市产业发展的龙头骨干企业。预计到今年底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可达19户,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1户,10亿元以上企业8户。“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通过联合一批、改造一批、上市一批、并购一批、引进一批、创新一批等措施,以曙光、欣泰、日林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全力推进骨干企业低成本扩张,打造一批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加快百户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使目前我市重点扶持的百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全部达到5亿元以上,争取10户以上企业成功上市。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主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

  实施项目工程,打造工业经济新引擎。“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装备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矿产开采及深加工、纺织服装4项传统优势产业,抓好黄海客车搬迁改造、丹东帕斯特公司200万吨大豆深加工、首都钢铁公司硼铁综合利用产业基地、振安区无水印染产业园等95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使这4项传统优势产业主业收入到“十二五”末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业收入比重的70%以上。同时,以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医药五大新兴产业为重点,抓好鸿达钛合金项目等52项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加快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我市到2015年重新进入辽宁电子信息产业强市的行列。

  实施产业集群工程,逐渐形成地区产业优势。目前,我市工业产业集群出现雏形且相对比较集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10个,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有311个,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业收入的35.8%。进入“十二五”, 全市将继续重点打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三大产业基地,充分利用黄海牌客车和曙光牌车桥两大知名品牌效应和曙光集团龙头企业的牵动作用,发展和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丹东汽车产业的整合;以智能化仪表为主攻方向,围绕无损探伤、矿山自动化仪表、汽车仪表、医疗仪器等重点领域和产品,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仪器仪表龙头企业;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再利用、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利用、废旧金属再生利用为重点,加快资源回收再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企业的引进,尽快形成废旧物资拆解、加工、回收、再利用产业链。到2015年,三大产业集群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前阳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凤城二龙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宽甸青椅山硼化工工业园区等12个工业园区建设,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平台和支撑。到2015年,争取形成8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