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目前在用的高端分析仪器多数仍为进口。由于高端分析仪器技术要求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对于国内企业来讲是个巨大的挑战。虽然近几年出现了像聚光科技、普析通用、天瑞仪器、东西电子、北京纳克、雪迪龙、河北先河等这样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是国内企业仍然普遍缺少高端产品原始创新能力,缺乏自有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长期连续性,导致国内企业高端分析仪器开发能力不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与产业的衔接渠道不畅,短期内还无法生产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高端分析仪器。
但是我国的分析仪器市场整体在改变,2009年以来,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增幅虽然再度大幅回落,但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已走出低谷,实现了平稳回升与发展。“2009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有三个出乎预料,”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特别顾问奚家成说,“回升力度比预期低,利润回升比预期快,本土企业承受力比预期强”
去年在分析仪器行业整体增幅放缓、出口同比减少的大环境下,少数领军企业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像聚光科技、天瑞仪器、北京纳克这样的企业,在全球分析检测行业下滑的背景下逆势而上,分别取得了44%、30%、24.4%销售增长率的可喜成绩。
1、光谱仪
2010年4月22日,由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联合主办,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承办的“2010年光谱技术创新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光谱技术水平,推进分析测试行业的发展”。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周元秘书长谈到:科学工具的创新是开展科学研究与实现发明创造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科学资源之一。
论坛会上举行了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海光仪器应用实验室的揭牌仪式,标志着应用实验室正式成立。由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刘清珺主任与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周志恒董事长为该实验室揭牌。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致力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的应用示范,从而推动国产科学仪器的健康发展。
2010年上半年,上海光谱、沈阳华光、北京纳克、利曼中国、荷兰帕纳科、岛津、赛默飞世尔科技、爱色丽等8大分析仪器公司推出8台光谱仪器新品。
2、色谱仪
色谱仪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分析仪器之一,其中气相色谱仪技术比较成熟,新产品相对较少,而液相色谱仪由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出现,新产品的推出层出不穷。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药物研发及食品安全检测成为液相色谱仪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2010年上半年,共有沃特世、安捷伦、岛津、戴安、普源精仪等推出色谱相关新产品。
色谱仪市场需求的日趋增长,基于色谱仪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高校开设的专业中有近几十个专业研究领域使用不同的专业色谱仪,食品、药品、生物、化学及地质能源都需用色谱技术来做科研辅助设备。有数据显示全球近9%的分离技术需求均来自中国。
目前,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在中国的影响最大,每项技术均占据了10%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而随着高校科研领域逐渐深入,对于检测仪器的需求也日趋增长,使得色谱仪的采购在高校实验室设备中成为了主角。
3、质谱仪
质谱仪又称质谱计,用于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质谱仪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产品的更新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近两年,各大质谱仪生产厂商推出质谱新品的速度令人惊讶,仅2010年上半年,各大质谱公司推出新品达十几台。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低检出限、小型化、便携式是质谱仪主要的发展方向。
近两年,各大质谱仪生产厂商推出质谱新品的速度令人惊讶。2010年上半年,珀金埃尔默、德国斯派克、安捷伦、沃特世、ABSCIEX、布鲁克、美国Zoex、美国Torion、北京东西分析等9大仪器公司推出新品达17台。
质谱仪作为高端科研仪器在高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国作为全球质谱仪重要的需求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关注,国内市场对质谱需求量的高速增长,却未把这一福音分蕙自家的企业,科研领域洋品牌垄断,国产仪器无奈不得不偏师经略,可仍无法摆脱尴尬境遇。
质谱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涉及食品、环境、人类健康、药物、国家安全、和其他与分析测试相关的领域。现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分析仪器之一,近几年全球市场需求增长率超过10%,中国市场的需求增长远甚至还要大于这个比例。尤其目前人类健康、环境安全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等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突出问题,质谱仪也因其在分析检测过程中准确的定性和定量能力而受到格外青睐。
来源:机械专家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