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再制造”让旧机器新生 命运好转


时间:2010-11-22





一台机器能有几次生命?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奇怪的问题。

无论是汽车、还是发电机,所有机器的身躯大都是钢铁铸就。但金属亦会疲劳、运行更会造成磨损,到了一定的年限,每台机器都会走向它“一生”的终点。

但是,如今这一“惯例”正在被颠覆。

改变机器的“命运”

一列崭新的铁路货车静静地停放在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整车交货车间里。不知内情的人恐怕不会相信,它是一辆旧货车经过再制造而成。

再制造,一个崭新的名字正改写机械制造的历史。

曾几何时,许多机械制造企业都有这样的困惑:一台机器其他部分都非常“健康”,就是因为某一个部件磨损变形而不得不整体“寿终正寝”。面对这样巨大的浪费,许多国家都在探索如何改变现状。

再制造技术由此应运而生。

上面提到的那列铁路货车,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车体的绝大部分都能够正常使用,但因为车轮等一些关键部件磨损较为严重,无法正常运行。要是在从前它就得整车报废,可如今哈轨道交通装备公司通过再制造技术对破损的部件进行分解、检测、检查、修理、更换,这列货车就获得了“重生”,不仅外形与新车无异,性能和使用寿命也绝不逊于新车。这个过程只需花费5万元,而新造一同类产品则需要40万元。

“再生”出的新力量

再制造的“身份”曾被质疑过:它与对机器翻新修复有什么不同?

“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与普通的大修技术相比,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有可靠保证,有的‘三包’服务周期甚至更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再制造产业的负责人表示,再制造通过特殊的工艺处理旧材料,产品质量达到同类新品的技术标准,一些指标甚至得到了提升。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宽大的厂房内,一台旧汽轮机正在接受“换心术”:机组主轴上磨损了的旧叶片通过再制造,不仅恢复了功能,还“长”了个头———扩大了直径,机组的额定功率获得提升。公司企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文明介绍说,他们经过研发,通过再制造不仅使旧机组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还比从前“劲头”更大。在配套锅炉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整个机组的发电量。目前,这一技术已走出国门,他们已成功地通过再制造将阿塞拜疆一电站机组的单机容量由32.5万千瓦提高到35万千瓦。

再制造引发“叠加效应”

但再制造的现实意义还远不止于此。

再制造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原料———毛坯来源于消费过的旧产品、旧零部件,使用的几乎都是免费材料。因此,一件再制造产品的成本只是原型新品的50%,生产过程中平均能够节能60%、节材70%。据我国最早的再制造研究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统计,一吨的再制造产品可以避免产生4吨的工业废料。无论是经济效益抑或是社会效益,再制造所带来的影响无疑都是十分巨大的。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新兴的产业已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近年来,再制造也在我国异军突起,一汽、东风、上汽等国内制造业巨头都已试水再制造。今年,工信部又决定在全国试点发展再制造产业,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名列首批试点单位。

有待开掘的“富矿”

对于整个哈尔滨市来说,再制造还是个“新生儿”。

无论从原料来源、生产过程看,制造业都是再制造的基础,是制造业新的分支产业,绝大多数再制造企业都脱胎或者依附于传统制造业。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哈尔滨市制造业群体庞大,有着发展再制造产业明显的优势,潜力巨大。但初步统计表明,目前哈尔滨市从事再制造的企业只有10多家。

“再制造在国内作为一个产业大规模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儿”,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处于起始阶段,许多企业对于再制造产业还不了解,加之缺乏配套的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从事再制造的企业也并不多。

“现在大力发展再制造正逢其时。”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今年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发展再制造产业,试点企业将得到税收、资金各方面的扶持,今后还计划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对再制造企业扶持,这是一大利好。

市企业家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看,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国内再制造的“主战场”,而汽车零部件产业也正是哈市机械制造业的一支“生力军”。据分析,今年全国将再制造发动机约11万台,再制造变速器约6万台,再制造发电机、起动机100万台左右,产值可达25亿元,今后的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如果哈尔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够参与其间,前景向好。

“抓住机遇进军再制造,占有地利之优的哈埠不可失去当前的良机。”这位负责人表示,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将大量报废机电产品实现资源化利用,这既是全市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也将为企业开辟新的开发路径。

再制造

就是以机电产品等旧工业制成品为原料,使用纳米等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专业化修复或技术升级改造,使得再制造产品在技术性能和安全质量等方面达到同类新品标准要求的批量化制造过程。


来源:哈尔滨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