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海外市场份额,11月18日,柳工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柳工000528.SZ表示,公司计划并购波兰HUTA STALOWA WOLA下称“HSW公司”下属工程机械业务单元及其全资子公司Dressta 100%的股权及资产。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卡特彼勒为首的跨国工程机械公司的销售额大幅下降,而中国工程机械公司则进行了“抗周期性”的逆势扩张。
“抗周期”?
柳工收购HSW公司工程机械业务后,将正式布局欧美市场,使得其海外扩张迈出一大步。而在金融危机之前,主要是卡特彼勒、小松、斗山等跨国工程机械公司在中国并购、建厂及销售。
金融危机的发生,让中国企业脱颖而出,其“抗周期性”迅速表现出来。
今年前三季度,柳工实现营业总收入117.51亿元,同比增长61.20%;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增长122.79%;三一重工600031,股吧600031.SH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25%至44.5亿元,收入同比上升820%至259亿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今年第三季度,卡特彼勒的销售额只有111.3亿美元,同比只增长53%,净利润只有7.92亿美元,同比增长96%。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表现,更逊色于三季度。
这种差距在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2009年表现得更为明显,虽然中国同类企业的经营形势也遭遇一定的困境,但是要远好于跨国企业。
2009年,三一重工实现净利润19.62亿元,同比增长59.27%;实现总营收164.95亿元,同比增长20.01%;柳工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净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154.6%。
卡特彼勒2009年销售收入为323.96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7%,其每股利润为1.43美元,同比下降了75%。
面对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工程机械公司都纷纷制定了宏伟的“十二五”蓝图。早在2008年9月,中联重科就发出了向千亿级目标挺进的信号。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示,将加速全球化进程,到2015年前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利税超过150亿元,2009年其销售额不过165亿元。
不仅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多家企业都计划到2015年达到千亿元的收入水平。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只有美国卡特彼勒和日本小松两家公司的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还将大幅增加,所以市场对工程机械的拉动依然很大。”杨一川说。
驱动因素
杨一川认为,中国工程机械在金融危机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抗周期性”,是因为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
东证券分析师周思立也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将保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
从1998年到2009年,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07%和18.81%。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驱动下,工程机械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而与中国相比,近几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小。2009年,除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大幅度增长和印度市场需求小幅上涨之外,全球其他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
“中国、印度、巴西、东南亚等国家,现在都面临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问题。”杨一川说,而目前传统的几家国际大型工程机械公司基本都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其营销网点也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虽然最近几年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渗透,但是在某些方面的竞争力不如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分会副秘书长雒泽华表示,2007年是全球工程机械的一个历史高点,全球工程机械主要产品销售量超过100万台,目前,无论按销售额还是按销售台数排位,中国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
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由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组成,国内需求主要由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国外需求的增长与全球经济复苏程度相关。周思立认为,今后需求增长的重点地区是“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
在周思立看来,未来10年,在城镇化进程等因素的驱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这将保障国内工程机械的需求,而长期看,出口的销售收入占比将逐渐上升,行业将诞生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的收入占比还较低,2008年占比在20%~30%之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年预计下降到15%以下。周思立表示,国际性工程机械公司的海外销售占比通常在60%以上,国内公司海外市场拓展的空间与潜力巨大。
最近几年,国内工程机械公司已经纷纷到海外市场展开并购和投资。“预计主流企业今后的出口将占总销售额的30%~40%之间。”杨一川说。
来源;中国机电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