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如何说服世界


时间:2010-12-08





2010年三季度彩电出口景气度指标除外贸总额和新出口订单这两项外,贸易环境、营销费用投入、盈利状况、自有品牌、制造成本、出口价格等指标均低于基准值。也就是说,该季度经济基本面一般,行业景气度也表现平平。报告还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彩电出口信心指数高于基准值3.57个百分点,但总的来说,该季度经济基本不容乐观,行业信心指数相比表现一般。虽然品牌商反映自有品牌出口比例会进一步增加,但出口产品仍将维持较低价格,而行业整体制造费用也有所增加。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令人乐观的信号。我们知道,由于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中国彩电出口经历2007年和2008年的大滑坡,虽在2009年开始反弹,但依2010年的表现看,要回到先前(特别是CRT时代)的出口辉煌,看来是有相当大难度的。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代表,彩电这个曾以优异的表现一度令中国企业感到骄傲的产业,如今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惑,其在出口方面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对于整体“中国制造”来说,无疑也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几年前,受国内市场竞争的挤压,许多彩电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利润下滑,为了扭转国内市场的亏损局面,他们纷纷选择增加对外出口,试图凭借规模换取效益。可未曾料到,很快就遇到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运输费用上升、国外市场开始提高进口标准等问题,这些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使得本来就已经很少的利润越摊越薄,当售价几乎接近成本时,2007年,一些企业不得不再次调整出口策略,或者减少出口,或者干脆放弃出口。数据显示,当年我国的彩电出口减少了差不多一半。

时至今日,我国彩电出口仍面临诸多压力。而这种现实从根本上暴露出我国彩电企业整体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对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有专家感叹:“曾经在CRT时代分羹的那把勺子在伸向平板时代的大锅里捞食时,已经显得过小过短,肉既够不着,汤亦舀不多了。”我们知道,平板电视不同于CRT电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板所占的地位非常关键,成本能够占到整机的80%,由于国内企业长期缺乏技术创新,国外企业又垄断核心技术,致使国内的面板生产能力很低,90%的面板依赖进口,这使得平板电视的主要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拿走了,我国彩电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国内彩电企业向出口要利润策略现在被证明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而事实也并不十分成功,这种情况在打破了国内企业“规模效应”圭臬的同时,也向“中国制造”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当市场日渐饱和,利润不再能够通过成本优势直接和完全实现时,“中国制造”如何面对世界,如何说服世界呢?

其实答案早就有了,它就写在彩电企业出口成绩并不合格的答卷上。长期以来,我国彩电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大都奉行薄利多销原则,依靠成本优势并通过规模效应来实现利润。但是,这种经营模式既非常被动也十分脆弱,难以引领技术革新的风向,永远是跟随别人的步伐,且很容易受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影响,或者被扼住咽喉,或者为他人做嫁衣,一旦成本的优势不再,规模反成企业之累。目前彩电行业遇到的困境,集中反映了“中国制造”亟待升级的现状。而“中国制造”要实现长远发展,就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自己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改变现在单纯依赖制造优势的发展模式。这是必须要走的路,也是惟一可以走的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