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有效地带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一系列基建投资规划的出台又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持续上升提供了保障。
水利10年投资或达4万亿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1月29日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其中提到的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被业界视为一大亮点。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解读一号文件时说,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未来十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按照目前财政收入的增长态势,未来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出于对未来粮食增产、节能减排、减灾防灾等诸多压力的考虑,专家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将把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从铁路、公路转移到水利建设。到2020年,中国水电投产目标将从原来初定的3.8亿千瓦提升到约4.3亿千瓦,这意味着“十二五”水电开工规划目标也将随之上调。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5年水利投资有望达到8000~9000亿元;“十二五”再装机增量的投资规模将是“十一五”实际投入的3倍以上。在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面前,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工程机械行业必然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时期。
铁路投资将超3万亿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业绩高速增长主要是受修路、土建等基建项目拉动。而综合运输体系的“十二五”专项规划初步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建成4万公里快速铁路网,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
据了解,未来5年内,铁道部每年的铁路投资额平均约7000亿元左右。在“十二五”的发展时期将达到3.5万亿元,相比“十一五”的2.2万亿元,增加了1万多亿元,未来5年投资将是个“大跃进”的发展阶段。其中,2011年至2012年约7000亿元,2013年至2015年约5000亿元。中信金通分析师吴垠指出,高铁整个建设过程包括铁路基础建设路基、桥梁、轨道、高铁车辆以及配件制造、信息化和电气化设备。而铁路基建行业将率先受益,包括路基、桥梁、轨道,受益企业包括铁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企业、爆破企业、轨道专用钢铁企业、轨道专用机床行业,未来1~2年是铁路基建类公司的结算高峰,但该部分利润率较低。
“十一五”期间开工的铁路建设项目,大都是中国铁路网线的大动脉建设,而“十二五”开工建设的铁路项目,将主要集中在省级与省级、省级与县级之间。“十一五”期间铁道部平均出资60%左右的比例,在未来5年将被颠覆,地方政府的投资占比可能达到60%。铁路投资的加大将大量用到工程机械设备,从而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持续发展。
保障房建设将投1.4万亿元
2月24日,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从2月21日到这一天的4天之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签订《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完成另外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指标分配。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为1000万套,则意味着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达到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20%。
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达到580万套,投资超过8000亿元。如果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000万套,较之2010年建设规模又增加了420万套,新增投资超过6000亿元。以此计算,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或将达到1.4万亿元。
专家表示,这一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激励比较大。目前,大部分东部沿海城市依靠地方财政投入和土地出让纯收益部分就可以完成当地廉租房建设任务。多余的资金部分如果允许建设公共租赁房,这些城市会很有动力去进行新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建设。
据了解,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或将迎来更多政策“礼包”。例如,保障房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批准、政策性银行贷款、土地优先供应等。另外,养老基金和保险资金可能也将逐渐获得进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格。
虽然2010年中央一系列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产生了广泛影响,进而也波及到了工程机械市场。但是,保障房建设的提速,犹如一针强心剂,消除了一些不利因素,而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对话时透露出的今后五年将新建保障住房3600万套的消息,更是让业内人士兴奋不已。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惯例,一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中会有5%~8%用来购买工程机械设备,因此,未来几年工程机械行业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基于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前景的看好,一些工程机械企业已经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十二五”规划。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均规划在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柳工股份和山东重工集团则将2015的销售目标定为500亿元。
来源:中国建设报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