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材料科技高歌猛进的步伐,材质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金属加工材料逐渐成为工业界的新宠,它们在给制造商带来更高竞争力、更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从事金属加工业者带去新的技术挑战。然而,这些挑战也并非无法克服,只要挑选合适的带锯条、使用正确的带锯床操作并对带锯条和带锯床进行全面的维护,困扰便将迎刃而解。
以下介绍几种小窍门,用以简单轻松地延长带锯条使用寿命,提供更清洁、更流畅的切割操作,从而降低每次切割的成本。
齿型选择
在使用带锯条切割任何类型的钢材时,齿型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对于结构钢来说,齿型选择应将重点放在壁厚上。薄壁结构钢需要使用每英寸具有更多齿尖(5/8T或更细密)的较细密带齿锯条。像工字梁这样的形状可能具有较厚的壁,因此需使用具有更大的齿距(2/3T或类似)。
大多数带锯条生产商会提供图表来帮助选择合适的齿型配置,这将助于更好地清除切屑和延长带锯条使用寿命。而全球性带锯条制造商Lenox®自有的SawCalc软件程序,用户通过软件程序帮助,便可以轻松便捷地选择正确的齿形、带锯条、带锯条运行速度、进给速率等。
带锯条磨合
在新带锯条上使用正确的磨合程序非常重要,可将带锯条使用寿命延长50%以上。精密轧磨或研磨过的带锯条通常具有非常锋利的锯齿,如果齿尖未能逐步研磨至某一半径,在首次切割材料时极其容易导致异常磨损。磨尖的锯齿类似于削尖的铅笔:如果推压力过大,极锋利的齿尖将立即断裂。不过,如果逐步增大施加在铅笔上的压力,铅笔芯会形成一个圆形尖头,并将可承受较大的压力、持续更长时间。在适当磨合时,带锯条上的锯齿形成一个半径(圆),从而防止过早碎裂。产品设计同样在防止齿尖过早碎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Lenox公司生产的Rx+®带锯条被全世界公认为顶级的结构切割带锯条。其特殊的齿形使之具有较大的焊缝区,即便在较快的进给速率下,也能防止锯齿的脱落。
要正确磨合带锯条,首先必须根据待切割材料选择合适的带锯条运行速度。之后将进给速率降至正常速率之下。速率的降低因金属等级而异,其范围介于正常速度的20%至50%之间。与较硬材料相比,较软等级的材料要求更慢的进给速率。以减慢后的速度进行首次切割,不过要确保锯齿正在产生切屑。在首次切割期间,一旦锯条完全进入工件,就要稍稍加快进给速率。每多做一次切割,速率就会逐步提升,直至达到期望的切割速率。
带锯条运行速度
在切割结构钢时,适当的带锯带速非常重要。例如,一般情况下以约250 FPM的速度切割在结构中广泛使用的A36碳钢材料,不过,带速随壁厚的不同而各异。硬度较软的钢需使用较快的带速,以让锯齿快速进出切口,否则,锯齿可来回拖拉某个厚切屑,从而在锯齿上施加额外的压力,导致锯齿崩裂或锯条断裂。
在运行中,一旦锯齿发生崩齿,减慢带锯条运行速度是常见的应对方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法是错误的,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在诸如碳钢和铝合金这样的较软金属上使用的最佳带速通常要比高硬度钢,比如镍合金和模具钢上所使用的带速要高得多。可使用Lenox目录或Lenox SawCalc软件程序来查找适于应用场合的合适带速。
捆扎背料
将金属正确置于老虎钳中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在整个切割过程中,带锯条始终以一致的进给速率连续切割材料的横截面。
一些带锯条生产商使用软件程序来确定捆扎或堆放钢材的最佳方法。Lenox公司的SawCalc软件让终端用户尝试用不同方法将不同形状的材料捆扎在一起,以便获得最佳工艺。捆扎对锯齿选择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切割捆扎材料的齿距比切割单块钢片的齿距要稍大。
冷却液
一些锯片可使用注水应用系统,将大量冷却液浇注在锯齿中,而其他锯片则适用微滴式润滑系统,使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液体量降至最小。
对于注水应用系统,必须根据生产商的建议保持适当的液体混合比。可使用折光仪来帮助保持正确的水-液比。使用合适的浓度可使液体具有最佳的润滑效果,并且降低带锯条和工件之间形成的摩擦热。液体还具有冷却以及帮助形成切屑、并将其排出的作用。
维护
用来解决机器状况和校准问题的预防性维护程序可以降低带锯条的操作成本。如果条件不允许进行内部维护程序,寻找一家带锯条生产商来提供这些服务将是很重要的。Lenox拥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技术销售代表,他们经常性地拜访终端用户,为其调节带锯条并培训操作员如何最高效地使用带锯条和锯条。
适当的维护包括检查带锯导向器的状况和定心,检查带锯张紧力和轮缘,以及每两年清洁一次机器油底壳。当带锯条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时,锯条和带锯条正步调一致地工作,并减少了带锯条破断的风险,最终提高了生产力和利润。
那些按照生产商建议接受过正确操作和维护带锯床及带锯条培训的操作员,将有助于提高带锯条使用寿命,减少带锯条更换以及降低总操作成本 — 将切割挑战转化为成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