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接线端子未来市场预测新挑战


时间:2011-05-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莞在接线端子行业被誉为城市“桥梁”,肩负着为各行各业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配套的职能,成长为我国行业中位置仅次于汽车的十大产业之一。但我国接线端子产业的产值仍仅占世界接线端子产业的15%左右,这个巨大的市场还有许多的发展空间和空白点,有待于开发。“十一五”期间,按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年递增7%~8%计算,接线端子行业发展速度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持平,预计在8.5%左右。从宏观上看,整个中国接线端子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增长期。


  1928年,菲尼克斯电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这就是现代端子的雏形,也是菲尼克斯电气申请并获得的第一个发明专利。菲尼克斯植根中国大地,如今中国公司的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整个集团全球业务的重要基石。而中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接线端子行业,将乘风破浪在电力行业中大展宏图发挥更具划时代的意义,南京三门湾电器为接线端子行业的发展路途再开一道亮丽而带有传奇的绿色通道。2010年中国接线端子行业具有发展力的企业也是2011年最给力的品牌的南京三门湾电器有限公司。不得不提南京三门湾电器有限公司它对接线技术的贡献,压线框、弹片压接、刺穿绝缘层、插入式、焊接式、顶部进线、插套式、绕接、箍接等等接线技术从这里诞生或得到完善和改良。



  中国端子行业归根结底没有自己的品牌,大都是全是国外的,或者小企业自己成生产的,防造的,有名气的,有品牌的,可想而知了,从中国内地接线端子生产企业的情况看,其企业总数在300家左右,其市场目前所运用到的品牌有:德国PHOENIX;Weidmuller;;JITE深圳;天津WAGO;台湾DECA;;ANYTEK恩尼特克;上海尤提乐;南京三门湾NJSMW;上海友邦;成都瑞联,宁波速普等。并分布在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浙江和江苏是分布最集中的两个省份。与外资企业相比,中国内地端子厂商国际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片式端子和微型高速端子,还很少有企业能够生产。



  中国发展是迅速的,问题的产生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在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中低端接线端子产品市场中,压价竞销的情况相当普遍。业内人士认为,造成产品低价竞争的根本原因是盲目投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一方面,由于投资门槛低,致使大批企业涌入,造成行业内的企业“过多过滥”。这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超出了市场需求,出现了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由于“门槛”低,不仅是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低,而且使一部分根本不具备生产能力、质量控制和检测等必要手段的“作坊企业”得以混迹于行业之中,成为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线缆产品的产生源头,并凭借压低销售价格等手段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加剧了行业内的无序竞争。



  目前,我国接线端子虽经历了二十多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没有走出大而不强的怪圈,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小、规模经济远远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我国线缆行业正面临新的起飞机会,即在发展中快速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机会。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我国接线端子也势必面临重组、洗牌。尤其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能源、电力紧张的瓶颈性问题,国家不断加大对电力方面的投资,使得该行业步入了飞跃发展期。



  为贯彻中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决策部署,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电网建设步伐,预计今后2至3年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其中城农网及主网架建设与改造投资7900亿元。建设规模为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6万千米、变电容量13.5亿千伏安。



  接线端子制造行业所属导通、连接等配件行业,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进入门槛低,用户主要是各个与电有关的行业及国家电网公司,这种市场格局导致众多设备供应商的定价能力部分丧失,整个行业经过快速扩展后又面临原材料价格高涨的问题,业内竞争日渐激烈,利润呈现下滑趋势;接线端子行业是一个周期性波动相对较小的行业,其涉及高科技领域,技术壁垒高,由几家国外的大公司垄断。鉴于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接线端子制造行业作为在大环境的推动下仍具有较好的拓展空间。



  中国接线端子的市场现状,为外资企业入驻中国创造了条件,国际许多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已经看中在中国低成本拓展市场的机会,随着外资投入逐步加大,中国国内企业改革重组迅速壮大。同时新的行业制度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将促使我国接线端子行业洗牌,企业兼并重组将在政策的促使下大力发展。

来源: 中华机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