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以来,我国连续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提高至3.25%,一年期贷款利率调至6.40%,均为两年来的高点。
银行加息会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影响进出口贸易,被看作是不利于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的金融政策。不过,对于这一次加息,业界的想法有所不同:国家将在“十二五”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机电进出口企业希望加息成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
加息是“双刃剑”
机电产品进出口的历史证明,对于机电进出口企业来说,银行加息是一把“双刃剑”。企业有可能被它刺伤,也可能因它而变得强大。
2006年4月,我国开始加息。随后一段时间内,虽然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仍保持增长,但增速出现回落。这一现象表明,加息会影响机电产品进出口业务的增长。
银行加息是如何造成这一影响的呢?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加息决策对中国外经贸的影响,首先是影响中国经济的总体需求,进而影响进口需求。“银行加息是存款、贷款利率上升,意味着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融资成本的上升,必然抑制国内投资的增长势头;投资减缓,原料、能源、设备的进口需求也会受到抑制。”他说。
越是与世界经济深入互动,银行加息的影响往往越会被放大。当前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由于中国经济的开放度与日俱增贸易依存度超过70%、分量日益加大(过去几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中美两国),中国宏观经济决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可避免地上升。
但是,银行加息并非只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加息可以遏制投资,从而间接有助于遏制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时的低价竞销。梅新育说:“遏制投资,就是遏制重复建设和过剩生产能力,迫使企业放弃低价竞销。”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自2006年开始,我国工业产品的市场供应,一直处于以相对过剩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据梅新育介绍,商务部调查证实,在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的有287种。
生产能力过剩增强了企业出口动力,而为了扩大出口,企业竞相采用低价竞销的策略。通过加息来遏制投资,有助于遏制出口无序膨胀,遏制低价竞销。这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都是一件好事。
从“双刃剑”到“催化剂”
银行加息的“双刃剑”效应仍在,只不过这一次,人们更多地看到了积极一面。在全国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加息这把“双刃剑”逐渐变成结构调整的“催化剂”。
5月23日,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成立大会上,记者采访了北京硕能国电电力设备技术开发公司项目经理万国东。该公司原来的业务是常规电力设备的进出口贸易,与太阳能光伏发电无关。万国东表示,鉴于机电产品进出口面临的加息等挑战,企业已经调整了业务结构,开始涉足新能源领域。
据了解,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银行加息带来的成本压力,大大促进了企业转变发展思路的步伐。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根据调查,机电进出口企业出现三大转变。
首先表现在企业加大了一般贸易出口,贴牌加工份额大大减少。据统计,有30%的企业提高了贴牌加工的价格,相当于变相拒绝了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增加的实质,是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和自有品牌数量增加,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正是人们希望看到的。
与此同时,机电产品结构开始多样化。原来有很多企业只做单一品种产品,如今都开始向更广范围延伸。例如,原来只做一种断路器的企业,如今可能做多种类型的断路器,甚至可能做逆变器产品。这大大分散了单一产品品种承担的市场风险。
第三个变化是企业的营销策略更趋于灵活。譬如,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会商定价格变化条款,如制造成本上升或下降2%,产品价格就要重新调整。这一变化的积极作用在于,使企业更加明了市场化竞争的残酷性,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技术支持人员徐强说,积极进行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使企业轻松应对银行加息的压力。如今在苏丹、印度、印尼等国,都有这家企业的产品,银行加息造成的成本上升也可以较为容易地转嫁出去。
□延伸阅读
影响机电产品进出口的其他因素
进入2011年,机电产品进出口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除银行加息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外,还有其他几个因素。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外需增长乏力。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失业率仍分别高居9.8%、10.1%和5.1%,直接影响国际需求的复苏。
二是劳动力、原材料等因素提高出口成本。机电企业反映,劳动力成本上涨10%~20%,且“招工难”导致目前生产型出口企业的平均用工缺口达两成左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2010年钢材、铜和原油价格上涨超过15%、18%和12%。
三是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压缩出口企业利润。今年随着中美、中欧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且增势不减,人民币升值趋势或将贯穿全年。
四是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随着我国于2009年超越德国成为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我国机电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如美国、欧盟、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对我国机电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并且广泛设立严格的技术性能标准和行业品质标准,大大抬高了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门槛。
□链接
机电产品贸易已成国际争端重灾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日前在“涉美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方案高级研讨会”上表示,美国近5年发起的337调查(美国针对进口贸易的不公平行为发起的调查)已超前20年总和,而中国机电产品则成为“重灾区”。
王贵清介绍说,2006年至今,我国企业遭遇美国337调查的案例大幅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共发起56起337调查,同比2009年大幅增长近一倍,其中涉及中国的案例共18起,占比32.1%,位居首位。
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介绍,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应诉实践、资金实力的限制,在应对337调查中常常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无法及时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积极应诉、增强专利意识、加强谈判技巧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银行加息风暴未来或将持续
银行加息的一大目标是预防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其影响具有广泛性。机电产品作为我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品种,自然受到加息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分析预测,今年上半年机电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未遭受太大波折,但下半年市场风险将显著加大。
5月16日,负责电工产品进出口的中国机电商会机械一部主任孙广彬接受记者专访,阐述了银行加息将产生更多影响的原因。
记者:从2010年年底开始,我国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目前来看,加息对电工产品进出口业务产生怎样的影响?
孙广彬:中国机电商会最近进行了密集调研,包括走访福建等地的企业,到第109届广交会了解参会企业情况等。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情况有些出乎意料:电工企业的进出口订单很好,并未出现惨淡情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主要是世界经济有所复苏、企业补充库存以及世界范围内的节能要求所带来的结果。
第一季度,电机进出口贸易旺盛,而电机贸易数据可以看成世界工业发展的缩影,因此可以断定,世界经济正在复苏。这也是电工产品进出口态势良好的关键原因。去年年底以来,由于限电等原因,工业产品库存持续下降,至今年春季,企业开始回补库存,导致电工产品需求旺盛。至于节能,则是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的要求,6月结束前完成更换节能电机等电工产品的任务,同样带动了第一季度的进出口贸易红火。
但是,正因为看到了上述三个原因,我们才担忧,今年下半年形势不乐观。银行加息的重要目标是抑制通胀,但这同样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打压。我国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很大,不排除未来继续加息。加息后,众多中小型电工企业可能会因融资困难导致资金链紧张,提高产品制造成本。
同样,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现在仍未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水平,这会导致进出口需求减少。成本提高而需求减少,形势很不乐观。因此,电工企业需要认清形势,不能盲目扩大生产。
记者:这种情况会持续多长时间?加息后,电工产品进出口会一直不乐观吗?
孙广彬:不能这样判断。其实,按照我们此前的分析,除非有特别重大的变故,“十二五”期间,电工产品进出口贸易应该能够维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
当然,这也得做一下细分,国内情况和国外情况是不一样的。就国内而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会变慢,这保证了对电工产品的需求容量。我国“十二五”的节能要求会比较严格,因此类似节能电机、高效电缆等产品的需求会更大,进口也会更多。
就国外而言,国外市场总体上会保持平稳,产品出口额年增长率预计在1%左右。1%看似很小,实际并不小,原因是我们的基数很大。例如,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197.6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6%。国外市场应该是不会萎缩的。
记者:企业应如何应对加息?
孙广彬:我认为企业现在应该培养几点意识,这样才能确保充分利用加息,促进调整和升级。
第一点,要努力打造品牌,发展一般贸易。从现在调研的情况看,这一点企业基本具备了。我们曾持续对广东省的电工产品企业进行调研。1995年的时候,进出口贸易的自主品牌只有2%,这意味着100美元的进出口贸易,只有2美元是用我们自己的牌子,其他98美元都是贴牌加工。到了2010年,自主品牌出口已经达到20%,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大。
第二点,要具备全球化大分工的意识。现在全球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每一家企业应该有一个明确定位,让企业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先找准定位,然后让企业逐渐不可替代。
第三点,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要想赢得人们尊敬,在业界拥有分量,不但要有技术优势,还要有社会责任感。电工企业要进一步成长,这一点很重要。
来源:国家电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