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富昌在2011先进制造与工具创新应用研讨会暨“精密工具创新平台”科技重大专项交流会上指出,加速推进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把握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并特别强调,“官产学研用”要联合推进,实现装备工业包括机床工业的由大变强。
“十一五”成绩显著
“十一五”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王富昌在讲话中指出:一是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十一五”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6%,汽车、船舶、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产业规模均已位居世界第一;二是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2010年以装备产品为主体的机电产品出口9334亿美元,占全部出口总额的近60%;四是“两化融合”稳步推进。
机床工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床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机床行业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2010年机床行业完工工业总产值5500亿元,是2005年的3.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4%,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机床制造大国;二是机床产量大幅增加,2010年我国机床产量包括金切和成型一共是101万台,是2005年产量的2.1倍。其中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是2005年产量的3.6倍。2010年机床工具行业出口额达到了70亿美元,是2005年出口额的2.3倍;三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机床行业把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摆在主要位置,高度重视产品开发,在“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的引导和推动下,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国民经济急需的重大新产品相继研制成功;四是产品结构更加趋近合理,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普遍加快了对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并陆续生产出一批技术水平高、稳定性能好的产品,对期待进口满足重点行业急需发挥了重要作用。
缩小差距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经开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特别是最近两年多来,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是由于我们的基础比较差,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特别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过于强大,因此,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水平与用户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高端产品上,与跨国公司的竞争还处于劣势。王富昌指出,“要不断满足用户要求,和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一决高下,我们任重而道远。”
一是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从产业结构调整上,国家层面首先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成长,这样的企业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水平,引领行业的发展。一个行业是否成熟,主要取决于领军企业的水平,所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该从政治层面促进领军企业的成长。在产品结构上应该优先支持“做精品、做品牌、攻高端、挡进口”,这也是转变生产方式的一个需求。众所周知,我们的很多厂家的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从价值量上来看,往往差距比较大。
二是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首先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从我们机床工具行业来说,从能力建设上有两点是非常欠缺的:一是硬件,二是人才。首先要加强能力建设,其次要加强产学研用的紧密合作,这两年重大专项的实施,证明这是一条很好的合作方式,这条路应该继续走下去,特别是大型企业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我们的生产企业和用户应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要把继承创新、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纳入自主创新的范畴,特别是机床工具行业近年来在国外收购了一批企业,应该利用好这批资源,现实情况来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径,能够加快追赶步伐,缩小差距。
三是“官产学研用”要联合推进。装备工业要由大变强,需要提升基础水平,包括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如果这三个基础的水平上不去,装备工业做大容易做强就是一句口号,做好“三基”工作是实现装备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从现实情况看,“三基”工作相对落后,成为制约装备工业由大变强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其中一方面政府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社会资源配置靠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但同时政府也仍然掌握着一部分资源配置,这部分资源应该向基础倾斜。从重大专项来看,“十二五”期间要把重点资金相当一部分或大部分向数控机床的功能部件、共性技术研究倾斜,特别是在2012年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基础工作的支持力度;第二还需要用户的呵护、支持和帮助,数控系统和刀具的水平提升不仅仅是数控系统企业和刀具企业各自的事情,用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广大用户应该积极使用国产产品,给以必要的支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生产企业要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目前整体基础比较薄弱,反映在质量、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多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机床工具行业企业的实验条件、检验能力也比较弱这种状况必须要改变,生产企业还应该下更大功夫。
来源:机电商报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