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为500万千瓦,2020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为3000万千瓦。中国的海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海上风电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记者近日就我国“十二五”期间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等问题采访了恒州博智风能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风能专家冯记斌先生,他在采访中认为:中国的海上风电资源多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对电力的需求也比较大,就近发展海上风电,能够直接解决当地省份电力需求,避免电力的长距离调度,从而缓解电网的压力。中国陆地风电行业一直多集中在北方,西部地区,由于风电入网困难,导致限电,只能被浪费掉。因而,尽管海上风电虽然成本较陆上风电高一些,但对我国有更现实的意义。另外,海上风电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较少,风速稳定,空间也比较广阔,适合更大功率的机组运行。
海上风电产业将规模化发展
冯记斌先生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将重点开发江苏、山东风电基地。包括如东海上示范风电场项目,大丰300MW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以及威海,长岛等的海上风电项目。根据山东省海上风电的总体规划,2011年至2015年将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850兆瓦,平均每年应建成海上风电50多万千瓦。
在此期间,还应该推进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海上风电建设。根据初步目标,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市2015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约1010万千瓦,其中近海风电590万千瓦,潮间带风电420万千瓦;其它省份待定目标为500万和1000万千瓦。
风电机组应严守“质量关”
海上风电是全球风电技术发展和产业竞争的前沿,我国海上风电需加快海上风电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冯记斌先生认为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机组更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海上风电机组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通过最近几年的努力,中国的基本上已经掌握了风电兆瓦级机组的关键零配件如风电控制系统,变流器,主轴轴承,叶片等的公关,并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有些零配件市场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同时由于机组价格的下降,导致行业的利润率在最近两三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过于急速的产能扩张,加上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只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而这也给机组的质量造成很大的隐患。这两年陆上风电机组的质量事故也提醒我们,发展海上机组,一定要理性规划,确保产品质量。海上风机通常功率更大,又要面临更加复杂的运行环境,经受盐雾腐蚀、海浪及潮流冲击等的考验,因而海上风电机组需要运行更长的时间,对质量要求更高,这也需要通过完善风机的质量认证机制,对海上风机设置更高的质量要求。
2、高稳定性,高发电效率:陆上风电机组过去一直强调安装容量,而忽视了发电量才是根本,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不仅是对陆上风电机组的要求,对于海上风机更应该如此,注重机组的稳定性,不断的优化设计,最大化机组的发电量。
3、因地制宜,合理设计:海上风电机组的设计应该结合我国海上环境的实际情况,陆上风机引进了不少国外的技术,海上风机需要借鉴吸收国外的技术,但更要注重自助研发,考虑我国海上风场的特殊条件,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4、海上风电机组的吊装及基座建设: 海上风电一个很大技术瓶颈是就是机组的安装,目前我国还没有用于海上风电施工的专用船只,东海大桥项目,就是三航局斥资3亿元、专门订做了一艘2400吨的起重船。另外在海上风电基座的设计方面也需要不断积累更多的经验。因而设计海上机组还应该更加容易安装,更容易维护。
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带来投资良机
第二批的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总建设规模将在150万-200万千瓦之间,与第一批相比,规模翻了一番。冯记斌先生认为在陆地海上风电竞争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如此规模的招标对整个风电产业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给风电零配件厂商,机组厂商,风电场开发商都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陆地一二类风区也基本被瓜分完毕,只有三四类风区还有空间可挖,而海上风电的的开发对开发商而言,又是一次新的跑马圈地的机会。从长远来看,海上风电项目更是有利可图,因而,此次更大规模的招标,将会让更多的风电场运营商参与,除了五大发电集团外,更多的地方性企业也会有机会进行角逐海上风电项目。
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风电机组制造商而言,冯记斌先生认为新一轮的海上风电招标无疑带来新的希望。陆上风机价格日趋降低,经过前几年的翻番增长,产能开始出现过剩,目前一些机组厂商甚至拿不到订单,风电企业的好日子似乎过去,而海上风电又带来了新的机会。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通常都在3MW以上,而目前国内企业能做大功率机组的厂商,还是不很多,技术成熟,稳定更少。尤其是5MW,6MW机组的可靠性还需检验。从第一轮项目中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营情况来看,国内的企业同Vestas,西门子还是有距离的。通过海上风电项目的推动,会要求各大机组制造商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技术水平,从而能在海上风电项目招标中分得一杯羹。对于风电零配件厂商也是如此,海上风电机组的高技术,高质量门槛,会对所有的零配件供应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也给他们提供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虽然我国风电发展势头正劲,但海上风电行业仍然需要解决零部件供应不够充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划有待改进等难题,最后风电专家冯记斌先生对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又提出了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统筹规划,理性发展:我们认为海上风电不应该再出现陆地风电那样连续翻番的增长情况,导致很多机组吊装后并不能顺利并网,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海上风电应该结合整个海上风电的产业链的发展情况进行统筹的规划。要将国内适合开展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沿海滩涂和海域精确规划出来,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分阶段开发利用计划,这样才能避免海上风电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各层级的规划不一致的问题;
2、设置更高的质量准入标准,建立海上风机检测评级机构,对于海上风电机组的招标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宁缺毋滥。海上风电机组本身单机功率更大,运行环境也更加恶劣,维护成本也更高,如果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对于海上风电场的运营商而言,将会是损失很大,也不利于整个海上风电的发展。机组设备的高可靠性是需要成熟的研发和不断试验来实现的,太冒进,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3、海上风电项目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定价,第一批的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最终的中标价格结果是:滨海3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的中标价为0.737元/千瓦时;射阳3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的中标价为0.7047元/千瓦时;大丰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中标价为0.6396元/千瓦时;东台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中标价为0.6235元/千瓦时。这样低的价格很难让运营商盈利,目前所采用特许权招标上网电价政策,要求价低者中标,这必然会让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为了能够拿到海上风电招标开发权、经营权和业主资格,不惜压低电价,最终不利于海上风电的发展。海上风电也要像陆上风电一样,尽快出台上网标杆电价,让海上风电场开发商拥有一个合理的收益。
4、注重自主创新,在机组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全产业链培育海上风电工程技术能力,提高海上风电产业链整体的技术水平。目前,国内海上风电还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市场运作经验还是风机制造水平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别。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不足,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发挥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厂所合作,突破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在高起点上提高海上风电产品开发步伐和总体水平。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风能、国电联合动力、上海电气集团等风电设备企业现在已经率先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求打造了一条完整的零部件国产化产业链,完全掌握产业控制权。湘电风能5兆瓦机组、华锐风电5兆瓦、6兆瓦机组已下线,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更多的大型风电机组下线进入试运行阶段。世界海上风电在未来的20年里将会迅速发展,尤其是欧洲,海上风电已获得欧盟及欧洲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海上风电的国际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5、发展海上风电还应该注意沿海环境的保护以及海上风电配套设施的建设。近海发展海上风电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包括对渔业,水体,航运等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做好监测。同时做好海上风资源的测量评估,为海上风电全面持续开发打好坚实基础。
来源:赛迪网 作者:Barbie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