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
与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动力电池相比,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高循环次数、安全可靠、一致性好等特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各项指标虽不是都领先于其他技术路线,但其综合素质、造价、工业成熟度等却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最优选择,并已成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类型。据第一电动网统计,2016年中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部动力电池出货量的99%。“未来,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成本进一步下降、可靠性进一步提升、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其受众市场还会更大。”投中研究院分析师刘瓂琨表示,在坚定信心的同时,亦要对动力电池不同技术路线的演变,甚至是锂离子电池不同技术路线的演变,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任何一种技术路线短期内都无法全面取代其他技术路线。这从锂离子电池在某些动力应用中无法替代已使用了100多年的铅酸电池中便可看出。”
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受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实施且力度不断加大,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30.5亿瓦时(GWh),相较于2013年的0.8GWh,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7%。
也正是在补贴政策的诱惑下,部分汽车企业利用监管的漏洞,大肆“骗补”。为了堵住漏洞,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在2016年陆续颁布了多项政策及规定。这些政策及规定旨在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相关产业的准入门槛,通过技术标准、产品性能、年产能、补贴标准等多重手段,淘汰落后、低端产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尤其是《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的规模要求提升至8GWh,引得业界一片哗然。
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行业准入门槛就在不断提高。尤其是2015年年底“骗补”事件曝光后,工信部更希望借助严格的监管措施,避免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出现诸如光伏、LED等行业的无序竞争状态。
在国家加强对行业规范性整治的过程中,各企业纷纷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随着资源不断被整合,2016年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投资与并购规模均创出新高。刘瓂琨认为,在市场需求扩张和企业规模经济阶段,各厂商将不断扩大自身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整个产业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在目前产业所处的高速发展期,随着上市公司与未上市的大型企业集团(如汽车集团)进一步涌入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2017年~2018年,市场将迎来更频繁的并购与重组,产业链中的各环节也将出现更多深度合作。
同时,与普通电池不同,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巨大、使用信息完整,并且电池置换成本较高,电池回收市场大有可为。如果有妥善的回收机制、合理的回收定价,消费者将乐于配合厂家进行电池回收。但监管层需注意规范电池回收市场运营,防止不良商家将报废电池以次充好,挪作他用。未来配套鼓励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也要防止类似“骗补”的恶性事件再次发生。
刘瓂琨指出,现阶段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变动主要体现在补贴“退坡”上。由于电池系统成本通常占整车成本的30%~50%,补贴下降之后,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利润率可能下降5%~10%,但产业正常发展不会受到影响。不过,若产业在近两年未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作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将在2019年之后面临较大盈利压力。(汤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