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又来临?油价倒挂问题仍可能出现


时间:2010-04-16





  4月14日,我国今年首度上调成品油价格。此次上调后,含消费税在内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达历史新高。在我国实施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更加紧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后,国际油价重返高位或意味着更加直接的高油价冲击。

  油价上调对宏观经济影响有限

  以常用的93号汽油为例,每升上涨0.26元。普通有车族每月加油150升至200升计算,每月油价开支增加50元左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国际油价重返高位对正在复苏的全球经济肯定是一个打击。对我国而言,油价上涨所产生的联动效应将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预期。

  但他强调,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尚属“温和”,鉴于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高,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影响有限。但未来一旦国际油价站稳每桶90美元以上,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第一大炼油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上调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原油价格相当于每桶73美元左右,仍低于当前的原油价格水平。

  油价倒挂问题可能再出现

  “在国际油价总体上行趋势基本明确的预期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必须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果国际油价长期持续走高,中国应如何应对?这是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未能解决的问题。”林伯强指出。

  我国于2008年底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同时启动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根据现行机制,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80美元时,逐步扣减加工利润率,压缩供应方利润空间。当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实行限价。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按照现行的定价机制,我国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适当减轻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但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处于高位,国家可能会考虑牺牲炼油企业的部分利润,但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的老问题可能再度出现,并伴随以“油荒”、“走私”等现象,届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会做一定调整。“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将面对更高的成品油价格。”

  去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53%。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原油5668万吨,同比增长39%,原油进口呈加速增长态势。同期,我国汽车产销继续高速增长,产销量双双突破400万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指出,在一半以上原油依赖进口而国际油价处于高位的情况下,我国不可能长期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补贴。从当前我国石油消费增长态势看,进一步提高消费税,同时加大配套补贴的力度,是引导更加高效的石油消费模式的路径选择。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