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份,国际原油价格自高点大幅下挫,受此拖累,国内化工品期货延续前期弱势。
欧洲债务危机是引发此次市场大跌的主要原因,欧洲和美国股市以及全球商品市场短期下跌风险剧增,投资者买入美元避险,导致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上周美元指数累积涨幅达到3.00%,为2009年欧美经济开始恢复以来的最大周涨幅。在欧元区援助计划即将出台之际,美元指数并未回落,显示市场信心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恢复。美元中期强势格局已经形成,后期将对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形成压制。
受库存高企影响,在市场恐慌性下跌的情况下,商品基金纷纷抛售近月原油期货合约、买入远月合约。展期交易导致NYMEX国际原油6月合约较7月合约每桶贴水从上周的2美元扩大到3美元之上,周二已经达到3.72美元,为自2月4日以来近月合约较次月合约最大贴水幅度。目前,原油隔月价差已经远远偏离市场正常水平,且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NYMEX原油期货合约交割地库欣,原油库存已经创下纪录新高,后期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因炼厂产能利用率可能出现小幅下滑。
虽然市场预期国内强劲的需求将给能源及化工品带来支撑,不过流动性持续收紧却令市场价格重心逐渐下移。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自去年11月份达到29.64%的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之后稳步回落,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00%,接近历史最高水平。11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物价继续上涨,通胀压力逐步加大,CPI远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预计后期流动性收紧的力度还会加大,无论央行近期是否加息,化工品弱势恐怕都难以避免。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