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化工新材料市场存在很大缺口


时间:2010-05-14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化工新材料峰会上,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陆险峰表示,目前国内化工新材料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进口量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以工程塑料的自给率(产量/表观)为例,2000年为9.3%,2009年有所上升,但仍不足40%,对进口产品依赖较大。

在依赖进口产品的同时,我国化工新材料还有部分出口量,以国内生产水平较高的MDI和尼龙切片等为主。对于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陆险峰认为,这显示出我国进出口结构的不平衡,出口多以初级加工或外资企业的出口为主。

据了解,化工新材料主要应用于机电设备及其零配件、化纤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及其零配件、隔热材料和家具等领域。从全球看,90%的市场份额掌握在国外大型化工企业手中。随着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目光聚焦到中国,化工新材料的转移不断加快。目前国内已初步形成了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和氟硅材料等种类的产业化基础。

国产化工新材料产品集中在通用、基础和低档次品种上,总体水平不高,在产品性能、多样性和成本上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国都证券研究员徐文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公司很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技术水平低,研发实力弱,但是也有在行业内长时间深耕并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如生产LCD原料的永太科技。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正在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化工新材料行业涉及诸多学科,难以普遍开花,需要结合具体国情来推动行业发展。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位官员在会上称,要以国家急需的高性能材料为突破口,提升化工新材料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如发展新能源产业急需的新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有机硅深加工、高性能含氟聚合物等。


来源: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