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2012 化工行业更加关注碳关税的格局


作者:梁丽梅    时间:2010-05-14





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在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表示,我国碳税专题组的基本研究工作已经做完,有望是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征收碳税。由于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计税,具体的时间或在2012年推出。而环保部规划院课题组则建议,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税20元,到2020年可以征收50元/吨。具体而言,煤炭每吨、石油每吨、天然气每立方米分别征收11、17、12元的碳税。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去年11月底首次公开宣布减排目标:到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即生产每单位的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有些发达国家指出这只是一个提升能源效率的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将依旧随着其经济增长而增加。

美国芝加哥气侯交易所副总裁、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黄杰夫表示,中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刚性指标。碳税总量控制的效果并不突出,企业缴税后成本或将向消费终端转移。谈及抵御碳关税贸易壁垒,他坦言,欧美国家在何种情况下征收碳关税,征收标准是为何,目前尚不清晰。

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应对低碳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工产业而言,碳排放与可持续性发展更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氮肥行业中的“碳关税”

就化肥国情发展而言,中国已是世界第一氮肥生产大国,不少氮肥工业技术在国际上是领先的。但是,中国氮肥工业也有相应不足的地方,就节能减排为例,尽管有很多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但是缺乏改造资金等等。

毋庸质疑,氮肥是耗能大户,是排放大户,节能减排必须是全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长期的任务。目前,从无烟块煤制合成氨综合能耗看,先进水平与落后水平间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必须把节能减排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关于“碳关税”问题要引起氮肥行业的注意。“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进口所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如果这项不合理的关税强行实施,氮肥的出口就不是受国内出口关税的限制了。因此希望全行业了解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否则未来的发展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橡胶:打造“节能轮胎”标签

前一段时间有这样一条规定“输欧中国轮胎必须打上“节能轮胎”标签,否则将被加征“碳关税”。”。从生产到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计算碳排放量来看,中国轮胎产业有点力不从心。刚刚结束了“特保案”的轮胎行业,内伤还未复员过来,又或将迎来“碳关税”。一波接一波,尽管中国轮胎产业目光从海外转向国内发展,虽说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并非权宜之策。大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冲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抢占全球轮胎产业技术经济制高点,是我国轮胎产业长远发展战略。”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加快轮胎产业结构调整,而尽早给国产轮胎“贴”上节能环保标签是迫在眉睫。

慧聪化工网观点:对化工企业来说,税首先肯定是大棒。对于积极采用技术减排和回收二氧化碳,例如实行CCS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并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这也是一种对征收碳关税的有效方法。再者,有人预言征收碳税,有可能成为未来新的贸易壁垒。也有可能是欧美为发展中国家设的新“紧箍咒”。而碳关税最终能成为贸易博弈新战场吗?


来源:慧聪化工网作者:梁丽梅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