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转型中的机遇与冲击


时间:2010-06-11





转型加速能源需求升级


能源行业的升级将孕育投资机会:1天然气低碳清洁的特性驱动民用需求迅速增长带来的行业投资机会。看好拥有上游资源,并积极向下游开拓的公司。2运输燃料需求将持续增长,民用汽油需求增速将超过柴油;看好下游零售终端的盈利,包括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中国炼油产能过剩言之过早,石油需求稳健,而且全球性新一轮石油供给尚未形成;随着欧元债务危机缓解,季节性需求回升,石油价格会企稳,维持在60-90美元/桶振荡判断。

国民合作共谋油气发展

新36条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油气行业,提高国有石油公司的经营能力,能相互促进互相弥补。虽然面临资金和技术的瓶颈,但规模中等、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细分油气子行业将是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油气行业比较好的选择,如石油勘探生产的细分服务和设备;油气储运;陆上LNG等。

资本市场国际化转型冲击石油蓝筹估值

国际板开闸将削弱了石油石化蓝筹的独特性,强化市场对管制风险的担忧,对公司的长期估值中轴产生负面影响。但我们认为由于可自由流通的资金有限,A股的估值仍然会高于港股。而且经过此次调整,石化蓝筹的估值已经接近一流国际石油公司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下跌的空间。

国有石油公司上市之后,公众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与大股东的经济政治多目标,天然存在利益诉求的差异。国家石油公司上市是为了在油价低迷时提高经营效率和融资完成改制,回报投资者和完成国际化的发展目标,通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实现生产国国家石油公司的同盟是流通股股东和国家能源安全的双赢,我们建议石油石化大比例回购公司H股,树立公司国际的资本市场形象。


来源:中证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