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生态不容忽视 迎重化工产业大考


时间:2011-12-08





国务院: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业内专家:海洋生态不容忽视

随着11月初《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沿海11个省市海洋经济中长期规划至此颁布完毕。多位受访的石化、环保领域的专家和官员表示,各地规划显示,沿海经济过于依赖石化产业,石化企业扎堆容易导致产能过剩,并因监管和标准因素造成海洋污染。

主导

重化工获沿海地区青睐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海洋经济与科技研究室主任刘容子透露《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已于今年先后获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十二五”规划也正在编制过程中。刘容子称,上述三个区域均列入年初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需由国家发改委批复。“2010年的数据显示,这三个区域都是重化工的重大项目最多的。”刘容子称。

一位参与“十二五”海洋经济规划专家论证的专家感叹道:“根据‘十一五’发展路径,各地规划都是洋洋洒洒数万字,强调‘绿色粮仓’‘宜居之城’,最后可能只有半页纸是地方动力最足的,那就是填海卖地,建化工园区。”

风险

石化临海威胁海洋环境

在12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渤海的环境保护确实形势严峻,因为渤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周边的工业布局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会对属于“浅盆子”的渤海的海洋生态构成巨大压力。”他强调,河北沿海工业的发展,必须坚持高标准和高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一定要摒弃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绝对不允许安排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

在全国层面上,一位曾多次实地调研海洋经济的专家也感叹道,“沿海地区现在是养鱼的人不吃鱼,养虾的人不吃虾,舟山渔场某些地方的带鱼的重金属含量就超标了。”

今年“两会”前夕,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公布一份报告,名为《关于加强陆海统筹,进一步推进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议》。该报告的调研组指出:“我国海洋环境基本形势依然严峻,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在当前,沿海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海洋开发热潮,冶金、炼化、港口等重化工产业在海岸带布局集中。”

致公党中央相关人士向记者披露,致公党中央近期完成了一份长达上万字的“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岛保护”调研报告,并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该报告调研组成员指出:“海洋环境形势严峻,特别是填海用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以浙江省为例,据2010年监测结果,该省4.75万平方公里近岸海域中一半以上为劣四类海水,这些严重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杭州湾、浙江的舟山群岛和乐清湾等海域。”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相关人士举例称,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6%,进口原油需要30万吨级的大船,根本进不了内河航道,只能把港口建在沿海“但这不能成为企业侥幸排污的借口,未来应该借鉴美国墨西哥湾经验,争取实现沿海石化行业接近‘零排放’,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走产品高端化之路。”

求解

沿海石化产能需防过剩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王曦表示,对于沿海地方抢占石化项目的现象,要从“官帽子”“钱袋子”和“一纸蓝图”三方面加以解决,即改变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的“CDP至上”规则,从而避免饥不择食上项目;完善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分配格局,让地方不再需要依靠填海卖地赚钱、收海域使用金充实财政;尽快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海洋发展专项战略规划,制定好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

来源:今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