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信集团刘洪新:核心技术是海信转型的动力和信心

    刘洪新表示:“产品升档、产业升级、制造转型都需要技术创新作为动力,有无技术创新的积累以及积累的高度,决定了升级的成败。任何一家企业要成就百年企业,必须有坚守和定力,一切‘捷径’都是弯路。”
    2017-05-02
  • 中国商飞王文捷:大飞机协同研制需要工业云平台

    4月18日,由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承办的工业云平台建设及应用推广现场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7-04-25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2017年将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分水岭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出席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同期举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2017年将是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年,‘人工智能+’将创新世界。”
    2017-04-21
  • IT领军人刘积仁受聘出任首位“特色小镇镇长”

    近日,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南海区委副书记刘涛根与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签署聘任协议,刘积仁受聘出任佛山高新区“IT小镇镇长”,佛山高新区迎来首位“特色小镇镇长”。
    2017-04-17
  • 南存辉: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依靠科技创新、树立工匠精神、拓宽全球视野、提升品牌价值。”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他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和“中国品牌”的理解。
    2017-04-14
  • 银联商务总裁李晓峰获誉“最具社会责任人物”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eNet硅谷动力共同主办的“2016年度人物评选”正式揭晓,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总裁李晓峰再次当选年度人物,连续两年荣膺“最具社会责任人物”称号。
    2017-04-06
  • 杨元庆:创新+品牌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两大利器”

    中国市场应该更加开放,要制定各种规则。还要培育有规模、有品牌的企业,实现“出海”,中国引领全球化的担当最终要落在企业身上,没有全球化、建立品牌的企业,就无从谈起中国的全球化。
    2017-03-27
  • 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工业互联网切不可盲目夸大或急于求成

    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其复杂性和长期性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要切实推进收获实效,就要从细节做起,扎扎实实,不可盲目夸大,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炒作概念
    2017-03-23
  • 杜应流:制造业应提高竞争力向中高端迈进

    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重要作用将越来越显现,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
    2017-03-22
  • 汤亮:“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惟有“创新”不止

    制造业的强盛与衰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寒暑表”,对于大国而言更是如此。中国的经济腾飞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2017-03-22
  • 李卫:改革科技评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成效

    近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重要进展。按实际购买力计算,我国科研总投入已是世界第一,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数和专利论文数量也达到世界第一。但总体来说,科技成果仍然是多而不新,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成效与科技...
    2017-03-22
  • 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实体经济要卸包袱

    今年全国两会,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建议着实不少。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表示,关于实体经济存在五大问题,解决方案有两个,一是为实体企业卸包袱,另一个是实体企业的管理模式要跟国际接轨。
    2017-03-21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以工匠精神打造国货精品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
    2017-03-21
  • 董明珠:“掌握核心科技”不只是一句广告词

    从“好空调格力造”“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十几年来,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广告语的变换不仅是企业发展战略和思路的调整,更是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2017-03-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