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烟草:红马甲下乡助农忙,“绘”就田间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0-24





  秋日的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稻田泛黄、豆荚饱满,处处是丰收的忙碌图景。武穴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青年职工身着红马甲,一头扎进农田,穿梭在田间地头、晒谷场边,与村民们一同剥豆、清扫、收作物——这场深入乡村的助农行动,不仅是一次接地气的农事实践,更是武穴烟草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行业使命的生动诠释,彰显着烟草行业在积极响应“三农”工作中的国企担当。

  俯身剥豆:在泥土芬芳中剥出助农真情

  “您看这豆荚,得顺着纹路轻轻掰,豆子才不会散落……”石牛村的豆秆堆前,小袁蹲在地上,跟着村民王阿姨学习剥黄豆,指尖很快沾满了豆荚的枯草碎屑。旁边的小刘也凑过来,把剥好的黄豆小心翼翼放进竹筐,“王阿姨,今年豆子收成咋样?”

  “好得很!”王阿姨笑着直起身,指了指远处的农田,“村里这几年搞水利、抓种植技术,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你们烟草的同志还来帮忙,真是把我们农民的事放在心上。”

  这一幕,是武穴烟草青年职工“沉下去”的缩影。他们深知,服务人民不是走过场、喊口号,而是要像剥豆一样,在与群众的点滴互动中剥出真情、植下情怀。只有踩过乡村的泥土,才能真正读懂服务的分量——烟草人的担当,就藏在这一颗颗饱满的豆子里,藏在村民的笑容里。

  晒场清扫:以细微服务彰显助农温度

图像

  “晒谷场得扫干净,粮食才不会掺杂质……”晒谷场上,小曾握着大扫帚,仔细清扫着散落的黄豆粒。身后的健身器材在晨光中泛着金属光泽,与晒场的金黄谷物相映成趣——这是石牛村文明建设的一角,也是武穴烟草青年服务的“考场”。

  “姑娘,你这扫帚使得比我还熟练!”路过的李大爷笑着打趣。小曾擦了擦额角的汗,回道:“大爷,我们在单位也常搞卫生,这活儿不陌生。您看这晒场扫干净了,粮食卖相好,您的收入也能多些。”

  从卷烟市场的精细管理,到乡村晒场的一帚一扫,武穴烟草青年把“服务温度”延伸到了助农一线。他们明白,助农不必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像清扫晒场一样,在每一处细微处扫出整洁、显出担当——这是烟草行业对“责任”二字的注解,更是国有企业助农“接地气”的生动实践。

  田间协作:用实干扛起助农担当

图像

  在武穴市另一处助农现场,蓝色的“乡村振兴直播助农”帐篷下,武穴烟草的青年职工们正忙着帮农户打包、推介特色农产品。“您看这橙子,皮薄汁多,都是咱本地果园现摘的!”小袁拿着刚拆箱的橙子,对着手机镜头热情介绍,屏幕上“点赞”“下单”的提示不断滚动。

  “以前我们的橙子要么卖给收购商压价,要么烂在地里,现在通过直播,一天能卖几百箱!”果园负责人看着不断增长的订单,激动地握住小姜的手,“你们不光帮我们干农活,还帮我们找销路,这才是真助农!”

  小姜笑着回应:“大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就像我们帮零售户拓展卷烟销售渠道一样,助农也得‘线上线下’一起发力,把好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让农户的辛苦不白费。”这场直播助农的实践,让武穴烟草的“助农担当”从田间延伸到了市场前沿——他们用年轻人熟悉的方式,为农产品打开了新销路,更让“服务人民”的担当,在电商时代有了新的表达。

  夕阳把晒谷场的金黄染得更暖,武穴烟草的青年职工们踏上返程时,红马甲上的泥土痕迹与他们眼中的坚定光芒,成了乡村最动人的风景。这场扎进田间、触向市场的助农实践,不仅是一次农事体验和销售创新,更是中国烟草“消费者利益至上”的鲜活注脚——未来,他们将继续让红马甲“扎”在助农一线,在田间地头书写更多“实干助农”的国企答卷。(熊宽)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