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赋能AI能源,果下科技赴港 IPO 开启储能场景破局新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0-24





  2025年9月,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储能产业划定了清晰的发展坐标:明确“加强人工智能在新型储能全生命周期安全及协同调度中的应用”,提出2027年探索百个典型场景、2030年技术达世界领先的目标。政策红利的释放,正推动“AI+储能”从概念走向规模化落地。

  在此背景下,2025年4月果下科技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的动作,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是企业对政策导向的精准响应,更标志着其从技术突破者向智能化能源服务商的战略跃迁,成为政策驱动下储能产业资本化的鲜活样本。正如业内所言,其上市探索或将为行业开辟“技术溢价”的估值新路径。

  政策鼓励“人工智能在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中应用”以促进新能源消纳,果下科技的“双品牌”战略恰好与之同频共振。国内以“果下科技”为核心,依托无锡、保定两大基地,精准对接电网侧、工商业等多场景储能需求,完美契合政策“多场景应用拓展”的要求。

  海外市场则以“HANCHUESS”品牌深耕,在欧洲落地的微电网解决方案已显著降低当地停电频率,成为政策“技术出海”导向的生动实践。海外用户可通过HANCHU iESS平台移动端实时监控系统状态,这种本地化服务能力让技术输出更具穿透力。而此次IPO募资将重点加码海外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技术-制造-服务”闭环,为政策提出的“全球领先平台培育”目标注入动能。

  “AI+储能”的技术创新是果下科技响应政策号召的核心抓手。紧扣“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要求,企业构建起“云-边-端”能源监管架构,其核心Safe ESS平台展现出强悍性能,应用过程中可将故障识别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秒级,年可用率获得大幅提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就完美匹配政策“储能电站智能评估、智慧运维”标准。

  另外果下科技非常重视产学研联动,已与上海交大联合研发的液冷技术,精准响应政策“数据中心液冷技术推广”号召,搭配上百项专利形成的技术壁垒,成为政策“培育创新平台”扶持方向的典型代表。这种“软件定义硬件”的模式,将传统储能设备升级为可迭代的智能终端,实现了从“被动储电”到“主动管理”的质变。

  政策提出“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运行水平”,果下科技的双平台战略给出了具象化答案。SafeESS平台聚焦工商业场景,通过削峰填谷、动态增容等功能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HANCHU iESS平台分布式场景,实现断电备用、峰谷成本智能平衡等功能,电网侧解决方案则有效助力新能源消纳,形成全场景覆盖格局。

  市场数据是最好的试金石,果下科技2024年营收达10.26亿元,年复合增速168.9%,跻身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企业,这组亮眼数据不仅印证了“AI+储能”的商业化潜力,更彰显了政策驱动下中国储能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从政策响应到技术突破,从场景落地到资本启航,果下科技的发展轨迹,正是中国储能产业智能化升级的缩影。在政策东风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加持下,这家企业正以IPO为新起点,书写“AI+能源”的新篇章。


  转自:蚌埠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