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所长,您听说了吗?蔡店街石门社区万保权家的店,这两天正忙着整体装修呢!”一大早,客户经理陈雄刚踏进管理所的大门,就迫不及待地跟所长分享这个消息。
说起万保权,街坊邻里都习惯叫他万老板。他早年一直在外地跑装修工程,凭着踏实肯干,日子也算过得安稳。可前两年受客观因素,工程单子少了不少,收入不稳定不说,家里老人年纪大了需要照顾,孩子也到了关键的学习阶段。思前想后,万保权决定放弃外地的生意,回到石门社区,用自家临街的房子开了家小杂货店,守着家人过日子。
最初的小店,条件并不算好。店面位于社区中心转角处,位置虽显眼,可门口总被两个卖肉的推车和几个石墩占去大半空间,顾客想进门都得侧着身子。店里面积不大,进门三步远的地方,摆着一节不到一米的旧柜台,上面挤挤挨挨地放着烟、糖、打火机这些常用商品,旁边的货架更是杂乱,副食、杂货混在一起堆放,找东西都得费半天劲。一个月下来盈利微薄。好在房子是自己的,不用付房租,社区里人流量也还不错,小店才勉强维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但万保权心里一直憋着股劲,总想着能把小店改造得好一点,让生意再上一个台阶。
就在他琢磨着怎么改进却毫无头绪的时候,武汉市黄陂区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主动找上门来。客户经理不仅帮他分析了小店的问题,还结合社区消费需求,给出了具体的整改建议:扩大经营面积、优化商品陈列、增加便民服务。这一番“支招”,让万保权茅塞顿开,也坚定了他改造店铺的决心。
两个月后,再走进石门街,远远就能看到转角处那家焕然一新的副食店。原本拥挤的门口变得宽敞整洁,再也没有杂物遮挡。推门进店,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店里面积比之前扩宽了四五倍,明亮的灯光照亮每个角落,原本杂乱的货架被重新规划,分成了饮料区、零食区、日用品区、调料区等多个区域,每种商品都对应着清晰的价签,摆放得整齐又醒目。
除了硬件升级,万保权还在经营方式上动起了脑筋。他开通了线上点单渠道,建了社区微信购物群和QQ联络群,居民在家就能下单,他还联系了跑腿服务,免费送货上门,尤其方便了家里不方便出门的老人。同时,他还充分利用农村的地缘优势,专门从周边农户手里收购新鲜的土鸡蛋、农家菜、手工豆制品等特色农产品,这些在普通店里少见的优质货,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如今,万保权的小店因为环境靓丽整洁、商品丰富齐全、服务热情周到,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盈利也比之前翻了好几倍。提起现在的变化,万保权总是笑着说:“当下,光等着可不行。只有主动尝试新方法,敢于突破自己,才能改变现状,迎来柳暗花明的日子!”(吴邦柱)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