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从“物质短缺”到“品质升级”,从“功能消费”到“情绪共振”,新消费浪潮不仅重塑着需求结构,更推动产业加速向创新驱动、价值导向、数智引领转型。在这一进程中,如何精准捕捉消费变迁、突破行业同质化困局、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成为所有品牌的必答题。羽绒服行业龙头波司登以创新为核心引擎,在品牌、产品、渠道维度构建起全链路竞争优势,不仅为自身赢得连续八年业绩新高的亮眼成绩,更为中国品牌在新消费时代穿越周期、走向全球提供了鲜活范本。
近日,波司登创始人、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接受记者采访,深度解码品牌应对新消费挑战的实践逻辑。
科技赋能与情感价值交融 打造产品价值新标杆
新消费时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早已从单一的“功能满足”转向“功能+情感”的双重诉求。波司登通过研发体系与场景化创新,让产品成为联结功能价值与情感共鸣的纽带。
“我们始终认为,真正的创新源于对人本身的温暖和关爱。我们以科技赋能联结消费需求和情感,将温度科技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高德康表示,目前波司登已搭建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端研发平台,拥有1600多项专利,参与70余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并联合产业链伙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技术协同突破。
“登峰系列的迭代升级就是中国羽绒服技术进步的缩影。”高德康表示,波司登2019年融入航天纳米保温材料推出的全球顶配羽绒服获评第四届“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2025年助力登山运动员再度登顶珠峰,成为中国科技与“登峰精神”的具象载体;极地极寒系列则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首创动态御寒科技,突破-50℃保暖极限,为极地科考队提供专业防护;品牌更以品类创新拓宽行业边界,推出风衣羽绒服、高鹅绒三合一冲锋衣等新品类,不仅延长了羽绒服销售季,更让“保暖单品”升级为全场景时尚装备。
主品牌升级与立体化品牌矩阵 覆盖多元消费场景
面对消费升级趋势,波司登通过“主品牌升级+多品牌布局”的策略,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消费者追求的‘性价比’本质是‘价值匹配’,以合适价格购买值得的产品与服务,包括功能价值与情绪价值。”高德康表示,波司登主品牌聚焦中高端市场,通过更宽价格带组合,成为主流消费人群首选。同时,企业布局雪中飞、冰洁品牌,差异化细分品牌定位,覆盖高质价比大众市场,运营博格纳品牌,战略投资国际奢侈品羽绒服品牌慕瑟纳可,构建起“大众—中高端—奢品”立体品牌矩阵。
数智化重构全链路 效率与体验双向升级
数智化是新消费时代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
“我们前瞻洞察数智变革趋势,把‘智改数转网联’确立为企业核心战略和‘一把手工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和羽绒服传统的经营模式深度融合,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化‘研产供销服’全链路协同。”高德康向记者具体介绍了三个层面取得的突破。在研发端,波司登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构建了服装数据库,研发的“BSD.AI 美学大脑”AI大模型,实现从设计构思到虚拟成衣的数字化闭环,头样开发时间从100天压缩至27天,样衣成本降低60%以上,首款AI设计的单壳冲锋衣上市即成爆款。在供应链端,智慧生态平台通过AI算法实现原辅材料精准匹配与全链路追溯,常熟智能制造工厂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超90%,旺季日产能达8000件,产品交付周期缩短至7—10天,做到“畅销款不缺货、滞销款少生产”。在零售端,“智慧门店+线上云店”的全域模式打破渠道边界,配合“AI导购助手”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传统“会员运营”升级为“用户多维运营”,让消费体验更便捷、更精准。
成为可持续时尚的引领者 筑牢品牌长期价值
在新消费语境下,品牌的竞争力不仅源于产品与效率,更来自文化认同与社会价值。波司登以文化为内核,以责任为基石,通过文化赋能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实践,构建起差异化的品牌护城河。
当谈到如何通过创新传播让品牌故事被消费者更易接受和认同,从而增强情感共鸣时,高德康表示,波司登品牌以“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搭建沟通桥梁,如纽约时装周演绎《富春山居图》,米兰发布秀融合中国苏绣与意大利手工,巴黎奥运会前夕举办的“融”概念秀让东方美学与现代时尚碰撞出独特魅力。同时,波司登发力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将羽绒服塑造成“潮流符号”,赢得年轻群体青睐。
在实践中,波司登发布了“1+3+X”的ESG战略框架及管制架构,设定了“2038年前实现运营环节净零排放”的碳目标,每年提升10%—20%环保产品占比,开发出生物基含量超70%的环保面料,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4亿元。这种“文化+责任”的双轮驱动,让品牌不仅是“羽绒服专家”,更成为可持续时尚的引领者。
从科技赋能产品到数智重构运营,从文化激活品牌到责任夯实价值,波司登的实践恰是中国品牌在新消费浪潮中“以创新破局、以价值立企”的缩影。波司登用全维度创新证明: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中高端位置,以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创造”的新高度。(记者 魏静 □ 忽艳)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