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口油井为同一协同体,共用一套动力系统
长庆油田动力共享精准采出“三低”油
11月3日,在长庆油田第十二采油厂生产现场,长庆油田自主研发的首台动态平衡超长冲程抽油机,凭借“动力共享+动态平衡”双重技术创新,以“深蹲”的节奏带动地下两口井进行作业。这标志着该油田在核心采油装备自主研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近年来,随着开发周期不断延长,鄂尔多斯盆地的“三低”油气藏特性对采油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4年3月,面对传统游梁式抽油机存在的冲程调节范围窄、管杆偏磨严重等问题,长庆油田以全面培育能源企业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创新提出“多井载荷均相位分配”动态平衡技术方案。该方案将平台多口油井整合为一个协同整体,共用一套动力系统,通过精准调控单井运行位置,并依据“削峰填谷”原理,将平台总载荷与总扭矩降至最低,形成了动力共享型协同采油技术。
油气工艺研究院技术负责人吕亿明说:“我们发挥多领域联合作战的优势,突破了结构设计、关键部件技术参数优化、重型轨道生产制造三大技术瓶颈。”
此次长庆油田研发的动态平衡超长冲程抽油机,具备超长冲程、超低冲次、单井/双井灵活切换的核心优势,不仅能从根源上减少管杆偏磨与冲程损失的占比,而且支持修井快速让位,可适配最小5米井口间距,完美契合了复杂井场布局,更精准匹配超低渗透油藏的低产特性。
“这种抽油机的灵活性,就像经验丰富的农夫给庄稼浇灌一样,不再大水漫灌,而是根据每株作物的实际需求精准灌溉,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全程参与现场试验的采油十二厂技术员王晓飞认为,“我们将结合丛式井组开发模式,进一步加大工艺技术攻关力度,让新设备能够根据各油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参数调节,确保每一口井都能在最优状态下运行,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自8月27日首次在第十二采油厂生产现场进行试验以来,动态平衡超长冲程抽油机已连续稳定运行2个多月,实测节电率达66%,较常规节能装置提高1倍以上。(记者 杜嘉 通讯员 张岩)
转自:中国石油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