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之乡”的种业振兴密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0-20





  秋日,豫北平原褪去夏的燥热,迎来收获后的沉静。但在温县小麦育种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全力以赴投入小麦种子的筛选、检测与备种工作中,为下一季的育种试验筑牢“种源根基”。


  温县作为全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在全国小麦生产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小麦之乡”。数据显示,温县小麦单产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良种是关键密码。近年来,温县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温麦”良种“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累计培育小麦品种54个,覆盖多个省份,推广面积达4亿亩,创造经济效益超300亿元……从犁开春泥到粮食满仓,从这里走出的“温麦”良种正为粮食连年丰产增产输送源源不断的“芯”动力。


  建强“芯片”


  让“中国碗”盛更多“温县粮”


  “近期正值小麦育种材料播种筹备的关键期,我们严控种子质量,剔除杂粒、瘪粒、病粒与杂质,按预设密度精确计算每份材料的播种粒数并分装,实现‘籽粒均一、播种量精准’,为后续育种材料性状精准鉴定奠定基础。”10月10日,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室负责人刘兢文一边操作种子净度分析仪,一边向记者介绍。


  科研人员的忙碌,正让试验数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从一粒种子到一株小麦,再到成片的试验田……伴随着一次次攻坚克难,自育种工作开展以来的几十年间,温县收获了诸多有代表性的小麦育种成果,先后育成的温2540、温麦4号、温麦6号、温麦8号和豫麦49-198,引领了黄淮海冬麦区小麦品种5次更新换代,小麦亩均增产200多斤。温2540全国推广面积达4800万亩,“温麦”良种享誉全国。


  基于温县小麦种业的辉煌历史和良好生态,近年来,温县以打造种业强县为引领,聚力推动种业主导产业发展,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院士专家、高校人才、“乡土专家”共同参与的小麦育种人才体系,先后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全国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等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


  “去年4月,我们与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了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温县)试验站,推进和专家团队的深度合作。”刘兢文表示,“目前,温县小麦后续品种研发势头强劲,新品种温麦39正在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及国家区域试验,有望202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8年通过国家审定。”


  良种推广


  从试验田到千万亩的“增产密码”


  走进河南裕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只见一片10亩见方的选育田里,一株株麦苗呈小型“方阵”紧密有序排列。该公司负责人朱乐军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集“育繁推”于一体的种业企业,目前拥有小麦新品种5个,其中自育品种“温裕3号”和“温裕709”已成为主推品种。


  好种子,是粮食单产提升的基础。良种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丈量着农业现代化的真实成色。


  “近几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形成了‘科研机构+企业’的四级种子繁育程序,以县农科所为服务平台,为当地种业企业开展小麦原种繁育工作,有效保障了种子纯度和质量。”温县种业发展中心负责人牛超介绍道。


  新技术、新成果如何快速走向市场?“明星品种”如何快速实现从试验田到大田的产业转化?


  温县创新“村集体+农业托管公司+种业公司+制种基地”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种业公司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种子繁育合同,委托农业托管公司进行耕、种、管、收、销等全流程管理,农业托管公司在保证村集体每年1100元/亩兜底收益的基础上,对净收益再进行四六分成,村集体分六成,用于给农户二次分红和村内公益事业支出。


  如今,温县小麦种子基地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以上,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80%,拥有“豫安”“温农科”“粮安天下”等50多个种子商标,培育了平安种业、裕田农业等50余家小麦种子企业,年推广小麦种子超3亿斤,约占国内市场小麦大田用种量的5%,持续领跑全省。


  数字赋能


  绘制温麦高质量发展“丰产图谱”


  “以前施多少肥、浇多少水,什么时间施肥、浇水全凭经验。现在有了高科技,哪块地缺肥,哪块地需要浇水,手机上一看就知道,种地变得轻松了不少。”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庆丰所说的“高科技”,是指温县小麦种子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据介绍,温县小麦种子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对接国家种业大数据平台,可实现对温县小麦“育繁推”一体化信息互联互通,全方位展示温县小麦制种大县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实时为制种农户提供田间农情、墒情、灾情等信息。


  目前,该平台已在温县得到广泛应用推广,通过大数据、遥感监测等技术,实现全县种业公司基本信息、繁种田分布、土壤地力等展示与监管,生产全程可追溯,从备案源头掌控生产信息,真正把控种子生产质量全过程,助力“温麦”品牌高质量发展。


  靠天等雨的旱地装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细碎的散田变得平整连片、“数字化农田”为智能化作业提供数据参考……近年来,温县持续提高农业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以良种、良机、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将更多科技要素向田野集聚,全链条挖掘农业提升潜力。


  “未来,温县将不断在育种、繁种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攻关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农业科技成果扎根田间、结出硕果。”温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红娟说。(记者 冯佳志 通讯员 徐宏星 张昊)


  转自: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