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印发了《四川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建立适应四川新能源发展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推动风电、光伏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确保2025年底前实现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促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基本原则。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新能源项目(包括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散式风电,下同)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坚持分类施策。针对新能源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需要和电力用户承受能力,保障存量项目合理利益,促进增量项目公平竞争,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坚持统筹协调。加强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衔接,强化与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绿电绿证交易、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等政策的协同,做好与其他类型电源价格机制的协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所有新能源项目(含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进行市场化交易,不再执行政府定价。集中式光伏、风电直接参与市场交易,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直接或聚合后参与市场交易,也可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市场交易。
二是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在项目自身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的基础上,对其纳入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电量(以下简称“机制电量”),按照可持续发展价格(以下简称“机制电价”)与电力市场交易均价之间差价进行“多退少补”,差价结算费用纳入系统运行费用由全省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
三是分类施策确定机制电量与机制电价。考虑不同时期新能源建设成本和政策差异,区分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前投产项目)和增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项目),分别确定机制电量规模和机制电价水平。
四是强化政策协同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强化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规则协同。强化与新能源发展规划政策、储能发展政策、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制度、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政策、绿电绿证交易政策协同。
五是做好改革措施落地落实保障。强化政策执行,建立常态化调查制度,加强风险防控,及时总结改革成效,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政策实施。适时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进行评估优化。(王敏琳)
转自:四川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