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年产值突破二点六亿元 内蒙古兴安盟沙果实现产业增值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0-16





  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沙果迎来了丰收。果农们穿梭林间,采摘、装箱、发货,忙碌中难掩喜悦。这片红火的景象背后,是兴安盟多年来以沙果为媒,推动生态修复与农民增收深度融合的产业布局。如今,兴安盟的沙果种植面积已达14.67万亩,年产量超6000万斤,带动8000多户果农持续增收。从鲜果销售到果干、果酒精深加工,从线下文化节到线上直播,一条覆盖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的全产业链正在兴安盟的大地上加速形成。


  为进一步推动沙果产业发展,去年,兴安盟利用林业产业化项目资金,新增了4条沙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和3个储藏保鲜库。在当地一家沙果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设备,新鲜沙果经过严格分拣、清洗、切片、蒸煮、烘干等多重工序,蜕变成色泽金黄、酸甜可口的果干和果脯,即将发往全国各地。“截至目前,我们已收购沙果460万斤,预计全年鲜果收购量将达到600万斤。自9月1日启动生产以来,生产线每日满负荷运转,预计100天的加工周期内将产出约490吨产品,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100万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销售环节,兴安盟沙果产品正加速“走出去”。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果干、果脯、果酒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受到消费者欢迎;线下,通过举办沙果文化节等,开展产品品鉴等活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提升产品的影响力。


  目前,兴安盟已培育出本土沙果加工企业4家,开发出果干、果脯、果酒等10余种产品,沙果产业综合年产值突破2.6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恒年表示,兴安盟将以“提质、增效、扩链”为目标,加大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力度,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益,促进沙果产业蓬勃发展。 (高敏娜  刘也)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