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100.08万亩的核桃迎来丰收,农业产值预计突破10亿元。通过产业链升级,当地农户的增收途径变得更加多元,核桃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激活作用更加显著。
在永德县德党镇的一家核桃加工厂,新鲜核桃堆成了小山。经过去皮、烘烤等工序,这些刚采收的果实被转化为标准化产品。“我做核桃加工15年了,最初每年加工100-200吨,现在每年能加工1000多吨。”该加工厂负责人翟国朝的话,道出了永德核桃加工产业的成长轨迹。
如今,永德县已有25家核桃加工企业,它们如同“产业枢纽”般均匀分布在全县的核桃种植基地周围,构建起“田间采收-车间加工-市场流通”的完整产业链。农户无需长途转运,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核桃交售。标准化加工让核桃的附加值显著提升,为产业规模扩张打下了基础。2024年,永德县收获核桃干果9.91万吨,实现农业产值8.92亿元,今年收购价大幅攀升,10亿元产值的目标即将达成。
加工端不仅是“转化站”,更是“就业岗”。在1个多月的加工期内,德党镇的这家核桃初加工厂每天需要20余名工人,年支付工资超30万元。25家核桃加工企业形成的就业网络,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
“我种了40多亩核桃,一年能收7-8吨干果。”永德县大山乡税房村种植户邓子开说。在永德,像邓子开这样的种植户还有很多,核桃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主业收入”。
更让农户们惊喜的是,核桃产业还带来了“额外收入”。德党镇种植户肖世忠家里种了七八亩核桃,一年能收3-4吨干果,卖果后他还能到附近的加工厂务工。“搬半个月核桃,日薪180元,完工即结。”肖世忠说。
随着采收季的到来,各大种植基地也纷纷聘请周边村民参与打果、捡果,让村民们又多了一个务工机会。一份核桃产业、两份收入来源,成为永德农户增收的生动写照。
从一颗核桃到一个10亿元产业,永德县核桃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还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如核桃加工、销售以及技能培训等。25家加工企业带动了包装、运输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格局。
对于当地农户而言,核桃产业带来的不仅是收入的增长,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无需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对于永德县而言,核桃产业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山区经济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底气。
如今,永德核桃正以“产业链更完善、农户收益更稳定、区域带动更强劲”的姿态,朝着10亿元农业产值的目标迈进。在产业链升级的带动下,这颗承载着农户期盼的“金果果”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活力。(刘秀能 祁学军 李忠林)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