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华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四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20台CNC加工中心、铣床、镗铣床等高端装备正在对智能缝纫机机壳进行精密加工。每个机壳需经过20余道铣削工序,完成上百个不同规格孔洞的精准加工。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聚焦智能缝纫产业,以“一企带一链”模式为抓手,积极吸引广东、福建等地多家缝纫设备制造企业和轻纺服装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规模化产业聚集区,助力智能缝纫设备制造及延伸产业做大做强。
“从前半自动化设备需逐道工序调试,200人才能维持生产;如今换用自动化设备,设定程序后即可自主运行,20人就能胜任,精度提升的同时,效率提高了10倍。”该车间负责人罗小强说。
作为一家集智能缝纫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企业,贵州华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上向自动化迈进的同时,还根据市场需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脑花样机硬件和软件研发,提升创新能力,推出新产品。
“我们将市场通用款3020型号升级为5040型号,缝制范围更广、稳定性更强,智能化与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公司董事长夏坤松介绍。
目前,华夏智能电脑花样机的产量能达到每年1万台以上,产品远销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年产值超7000万元,2023年12月公司被认定为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余庆智能缝纫设备产业的“链主”企业,贵州省华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还积极协助余庆县引商招商,先后吸引东莞本宇缝纫机公司设立贵州奥德斯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飞跃集团成立贵州飞跃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晋江万雄鞋业、哈恩达斯体育用品等19家鞋服球类加工企业入驻。
“余庆具备机壳加工能力和台板材料供应基础,加上当地的智能缝纫领域扎实的基础与政府优惠政策,我们2024年7月落户,8月便启动投产。目前企业可生产28种智能花样机系列产品,月产能约400台。”公司负责人游天琴说。
依托完善的智能缝纫设备产业链,余庆县现已引进7家智能缝纫设备厂和19家鞋服球类加工企业,形成年产3万台缝纫机、1200万双运动鞋、500万件服装、900万只体育用球的生产规模,带动当地5000人就业,基本建成智能缝纫全产业链体系。
转自:天眼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