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市因地制宜发展保障性住房 “好房子”托举好生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9-18





  在福建省厦门市工作7年,95后鄢婷迎来喜事,住上了心满意足的“好房子”。


  清晨,阳光洒在湖里区古地石社区的整洁小道上。鄢婷拎包出门,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公司所在地厦门软件园二期。


  新建小区、核心地段、花园景观、南北通透……细数小区的优势,鄢婷一百个满意。“这套房子每月租金1500元,这是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下的优惠价格。”鄢婷说。像她这样的租户,在这个小区有近千人。


  “周边3个商场,地铁公交便利。保障性租赁住房盖在这样的好地段,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住上‘好房子’。”厦门住房租赁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胡春强全程参与建设。他介绍,项目团队充分运用智能建造施工技术,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现代化住宅,平均热岛强度、室外噪声、通风与采光系数等均高于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近年来,厦门市因地制宜发展保障性住房,不断完善“求职免费一年一张床、就业五年内五折租一间房、安家不高于四五折购一套房、双困家庭四档租保障房”的“住厦来”住房保障体系,全力实现住有所居。


  下足绣花功夫,服务精细到户。根据本市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和承租能力,厦门保障性住房以小户型、统一装修、经济实用为原则,并安装橱柜等家居用品,满足群众基本居住需求。目前,厦门市保障性住房保障人数已达到30万人。


  在不远处湖里区金山街道的仁和公寓,这处市级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从规划之初就秉持“好房子”理念。淡黄色外墙简约现代,户型设计精巧实用。走进住户林艳婷的家,格局方正,约40平方米,站在阳台能远眺夜景。林艳婷介绍,“单位申请、集中居住,享受七折租金优惠。”小区周边同步建成幼儿园、生鲜超市、社区医疗站等配套设施,形成了“15分钟生活圈”。夜幕降临,林艳婷在家里轻拨吉他,音符跳跃间,是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


  “房子不仅要建得好,服务也要跟得上。”厦门安居集团党群综合部负责人洪耘说。在仁和公寓,物业服务中心引入智慧管理系统,大数据帮大家伙解难题。社区还定期组织邻里节、读书会等活动,增强住户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接下来,我们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接着一件办,把住房保障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让更多人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住房保障处处长吴雪琳说。(记者  刘晓宇)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