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皋落乡东山村的香菇迎来了丰收。走进该村的香菇种植基地,19座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一根根菌棒上缀满了菌盖圆润、菌肉紧实的香菇,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助香菇抢“鲜”上市。“今年的香菇品质很好,精品菇特别多。摘香菇挺轻松的,还不耽误接送孩子,在这里工作踏实又舒心。”正在采摘香菇的村民李赵霞笑着说。
为了守住香菇的品质底线,基地从源头把控,遵循绿色生产标准,精选优质原料配制培养基,确保菌棒养分充足;通过智能化设备实时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模拟香菇的自然生长环境。采摘后,还要对香菇进行多道严格分拣,工人仔细筛选出大小均匀、形态完好的精品菇,装入专用筐等待外销,并分类处理品相稍差的香菇,坚决不让劣质菇流入市场。该基地出产的香菇凭借高品质在市场上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成了受多地客商青睐的“香饽饽”。
“目前每天出菇量稳定在5000斤左右,每年8月底开始催菇,能连续采收4茬,年产量大概在10万斤左右。”该基地负责人何龙龙介绍,除了19座高标准种植大棚外,基地还配套建设了生产车间、烤房、冷藏库,形成了“菌棒制作-大棚种植-采摘分拣-烘干冷藏-市场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从菌棒培育到香菇储存全流程可控,既保证了香菇的新鲜度,也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
如今,该基地不仅实现了香菇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还成了周边村民就近就业的“增收站”。“香菇采收期间,每天约有几十名村民在基地干活,按天计酬,收入比较稳定。基地计划吸纳更多周边村民参与种植、管理,手把手教大家先进的种植技术,让更多人掌握手艺,一起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何龙龙说。
下一步,垣曲县将持续发挥香菇种植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深化联农带农机制,让香菇产业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活力。(记者 高增玉)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