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我国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1-04





  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兴服务业向新向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专家表示,政策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是增长的关键支撑。今年政策的核心亮点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匹配,一方面通过补贴和融资支持,鼓励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服务形式;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券等工具,直接激发大众消费意愿,形成供需两端的正向循环。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8.4%,比上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1个百分点。


  政策发力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兴服务业向新向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事实上,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的服务消费提振政策正在加速落地。今年3月,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服务消费作为核心抓手;9月《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实施路径,明确提出“推动文旅、体育、康养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政策红利正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与机制创新直达市场主体。


  与此同时,地方层面也推出特色举措落实相关政策。据了解,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推动基础型消费提质扩容、推动改善型消费提档升级、推动新型消费发展壮大、培育服务消费新动能、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加强政策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22条措施。河南省推出“文旅消费贷”,对中小文旅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低息贷款,同时在清明上河园等景区试点“文化体验券”,游客可凭券兑换沉浸式演出门票。广东省聚焦科技服务消费,对开展无人机表演等新业态的企业给予补贴。


  专家表示,政策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是增长的关键支撑。今年政策的核心亮点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匹配,一方面通过补贴和融资支持,鼓励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服务形式;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券等工具,直接激发大众消费意愿,形成供需两端的正向循环。


  激发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场景创新正在全国多点开花,呈现出“文化赋能”与“科技加持”双轮驱动的特征。在文化体验领域,从北京中轴线文创市集的非遗手作互动,到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唐诗吟诵+汉服巡游”,传统文化正通过沉浸式场景转化为消费热点。


  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通过“文化+餐饮+演艺”的融合创新,让游客从“看景”变为“入戏”,非周末日均客流量仍突破1.5万人次,戏曲餐饮融合套餐日均销量超2000份。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旅游游览服务类平台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超两成;1至8月份,规模以上文化艺术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3%和9.5%。居民观演需求旺盛,演艺市场百花齐放。7至8月份,全国营业性演出同比增长4.2%,票房收入同比增长3.9%。


  不仅如此,消费场景的延伸还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国庆假期期间,体育服务消费异军突起,中国网球公开赛、WTT中国大满贯等赛事带动体育旅游产品订单量大幅增长。县域服务消费加速崛起,民宿预订、乡村研学等需求快速提升,形成“都市高端体验+县域特色服务”的互补格局。


  专家认为,一方面要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化企业大胆运用人工智能,不断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形式,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融合创新


  2025年是国家电影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打造的“中国电影消费年”,将影院内的“观影流量”转化为线下的“消费留量”,多部门也在积极发力。同时,国家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跟着电影去旅游”推介活动,将影片取景地、故事发生地及影视基地纳入全国旅游线路。


  事实上,2025年以来,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电影+”持续释放新活力,“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成为文旅新趋势。国庆中秋假期,在山东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里,电影《蛟龙行动》实景片场已成为一处热门打卡地和研学目的地。120米长的核潜艇外壳模型,精细还原的指挥舱、鱼雷舱、核反应堆舱,以及绿幕合成影棚,让游客真切感受电影科技的力量。


  中影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打破传统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电影院不单是一个看电影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公共文化消费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与此同时,电影与潮玩、游戏、展览等业态的跨界融合还催生出千亿级的衍生消费市场。上半年《哪吒2》手办脱销,暑期档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到目前为止已推出超800款衍生单品,《罗小黑战记2》更是吸引大量客流走进线下快闪店消费。《中国动画发展报告(2025)》预计,2025年我国动画衍生品市场规模将达6521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大的趋势,“电影+”无论从上游还是下游都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作品会有很广阔的消费潜力被挖掘出来。一个成功的消费场景,应该既能够促进本地文旅、交通、住宿等关联产业发展,又能带动周边消费。(记者 王琰)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