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政策发力稳经济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货币政策发力稳经济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本周一公布的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结果符合市场预期,不同期限LPR的非对称调降兼顾了实体经济稳增长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双重需求。
    2022-08-26
  • 盲盒经营“有规矩”才能有未来

    盲盒经营“有规矩”才能有未来

    任何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约束规范,盲盒经营也如此。单靠盲盒经营者自律,无法保证其在巨大利益面前“不盲目”,而出台规范就像给他们戴上了“紧箍咒”。规范盲盒经营活动,不是限制“盲盒经济”,而是促进其健康发展。
    2022-08-25
  • 以科技创新助力“双碳”进程

    以科技创新助力“双碳”进程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从技术上讲,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不仅要注重绿色低碳技术的攻关和研发,还要做好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的全链条布局。
    2022-08-24
  • 绷紧能源电力安全保供这根弦

    绷紧能源电力安全保供这根弦

    入夏以来,我国高温天数多、覆盖范围广,多省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近日,为缓解用电紧张、保障电网安全,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等地出台相关保供和有序用电政策,高耗能企业被要求错峰用电。
    2022-08-23
  • 助力经济稳增长 金融要做“及时雨”

    助力经济稳增长 金融要做“及时雨”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8月1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两项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2022-08-22
  • 央行超预期降息 加码稳经济正当时

    央行超预期降息 加码稳经济正当时

    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75%,7天期逆回购利率同步下调10个基点至2%,为尚需稳固的国内经济注入金融强心剂。
    2022-08-19
  • 强化轻工业发展韧性

    强化轻工业发展韧性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门类,是经济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轻工业发展呈现出增产、增利的积极态势。从生产情况看,今年上半年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高于全部工业1.2个百分点;
    2022-08-18
  • 人民币资产依然“魅力十足”

    人民币资产依然“魅力十足”

    8月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在其中的权重由此前10.92%上调至12.28%。此次人民币权重上调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也彰显...
    2022-08-17
  • 消费券拉动消费 如何让“券”来的消费者常来

    消费券拉动消费 如何让“券”来的消费者常来

    消费券拉动的消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花钱不多、短期内可能再来一次的高频低价消费,另一种是金额较大、短期内不太可能复购的低频高价消费。
    2022-08-16
  • 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

    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

    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成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后,应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资金投放,尽快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物工作量,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政策效能加快释放。
    2022-08-15
  • 规范招投标主体行为 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规范招投标主体行为 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成为稳经济重要抓手的当下,对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2022-08-12
  • 资本市场服务民企空间广阔

    资本市场服务民企空间广阔

    证监会日前召开会议指出,在抓好已出台措施落地的同时,聚焦科技创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研究推出更多更有力的支持措施。
    2022-08-11
  • 用好政策性金融助推乡村振兴

    用好政策性金融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发布通知,就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部署
    2022-08-10
  • 解决消费方面的结构性问题  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解决消费方面的结构性问题 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在扩大内需方面宏观政策要积极,消费方面要解决结构性的难题,创新并满足中高收入群体以及退休人员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吸收更多高校毕业生,激发社会活力。
    2022-08-0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