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歌剧院倾情打造 微歌剧《阳光灿烂》致敬抗疫英雄

    中央歌剧院倾情打造 微歌剧《阳光灿烂》致敬抗疫英雄

    致敬祖国、歌颂英雄,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是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的创作初衷,也是中央歌剧院歌剧人共同的心声。
    2020-04-16
  • 浙江:“线上读书月”开启全民云阅读

    浙江:“线上读书月”开启全民云阅读

    2020年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线上读书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图书馆和省内各地的文化和旅游局承办,自4月14日起,浙江各地将持续一个月时间举行系列线上活动,开启全民云阅读。
    2020-04-16
  • 科普作品,应该如何书写

    【热点观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有网友指出,武汉某出版社出版的《动物小百科》对野生动物有不当表述:“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山珍’。”这本写给孩子看的百科图书,不介绍动物的习性...
    2020-04-15
  •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千年“魔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千年“魔壶”

      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釉提梁倒注瓷壶。 本报记者 郭青摄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着这样一件国宝级瓷壶,它造型奇特、精美华丽,以凤凰作壶把,以狮子之口作壶嘴,花中之王牡丹缠绕壶身,并有着巧夺天工的设计,壶身...
    2020-04-15
  • 明朝翰林院那些事

      翰林院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后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翰林学士受皇帝宣召,负责顾问、应对、拟写诏制等,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秘书。翰林院创设于唐代,到了明代翰林院成为重要的秘书机构,不仅在文化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政...
    2020-04-15
  • 科学家发现史上最亮超新星 亮度和能量是同类两倍

    许多恒星是伴随着超新星爆发而走向生命的终点,日前,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超新星照亮了宇宙的某个角落,其亮度及能量是其他恒星爆炸的两倍多,这一景象也是人类此前从未发现过的。  来自哈佛大学、西北大学、俄亥俄大学和英国伯...
    2020-04-15
  • 新冠肺炎疫情下名人流量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朱配琦”成功后,4月12日,央视开启第二场直播带货。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和演员王祖蓝组合,以“谁也无法祖蓝(阻拦)我夏丹(下单)”的谐音,号召网友为湖北拼单。相比“小朱配琦”组合使用大量文化元素,“祖蓝夏丹”的带货方...
    2020-04-14
  • 博物馆“上云”还要“上心”

    博物馆“上云”还要“上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各地博物馆将有序开放。如何在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的同时,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互补,更好地服务公众,是今后博物馆数字化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2020-04-13
  • “网红”旅游不火了?西安旅游2019年净利同比减少131.71%

    “网红”旅游不火了?西安旅游2019年净利同比减少131.71%

    4月12日晚间,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旅游)发布2019年度业绩快报称,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8 64亿元,同比减少2 48%;营业利润为4040 89万元,同比减少127 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20 22万元,同...
    2020-04-13
  • 文旅部公布23个2020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

    文旅部公布23个2020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

    来自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河南、广东等省(市)、港澳特区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全国性人民团体申报的23个项目被评为“2020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将获得对应的资助金,共290万元。
    2020-04-12
  • 综艺节目:

    综艺节目:"云娱乐"促多样化复工

    3月27日的《我家那闺女》延续了往期“云录制”形式,录制现场只有主持人维嘉和嘉宾袁娅维,其余的主持人和4位嘉宾则通过“云屏”与现场人员互动。不少观众在网上留言:“实时云屏欢乐多。”
    2020-04-11
  • 2019陕西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完成投资44.13亿元

    2019陕西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完成投资44.13亿元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陕西省政府网站获悉,4月9日,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领导小组、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组会议在西安召开。
    2020-04-11
  • 广西:13条金融政策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广西:13条金融政策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出台了《金融支持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2020-04-11
  • 收入超过800万元的非遗大妈

    收入超过800万元的非遗大妈

    从早年为国际大牌低附加值的代工,到如今价格不菲的艺术授权,杨华珍用十几年时间完成非遗传承人的“逆袭”,走出非遗在生产性保护之外另一条更加诱人的传承之路。
    2020-04-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