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凉玩耍、潜力巨大 避暑旅游亟待升级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和游客纷纷开启多样的避暑旅游模式。在“2019中国(长春)避暑旅游产业峰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共同发布了《2019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
    2019-06-29
  • 青藏铁路暑运将加开978趟旅客列车 预计发送旅客423万人次

    记者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全国铁路暑运将于7月1日正式启动,青藏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将达到423万人次。
    2019-06-29
  • 国内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再通一桥

    28日上午,鄱阳湖二桥举行正式通车仪式,标志着环鄱阳湖地区的又一重要交通控制性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2019-06-29
  • 大兴机场通航倒计时 北京即将“飞”入双枢纽时代

    随着飞行区、东航基地、南航基地等项目近日陆续竣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进入全面投运准备阶段。再过3个月,新机场就将开航,两座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南北遥相呼应,将使北京“飞”入双枢纽时代。
    2019-06-29
  • 太湖畔崛起一站式文旅目的地 无锡融创文旅城29日迎客

    6月29日,总投资额超400亿的无锡融创文旅城即将开业。占地面积约240万平方米,作为无锡全域旅游空间结构“一岛,双环,两翼,四区”山水城板块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汇集融创乐园、融创茂、水世界、雪世界、海世界、太湖秀场、...
    2019-06-29
  • 依托红色旅游 带动乡村振兴

    “今天已经接待第五批游客了,虽然累点儿,但很值得。”日前,在山西晋城市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东边孤山脚下的孙文龙纪念馆里,解说员孙晋霞说。
    2019-06-29
  • 伦敦“夜经济”为什么红火

    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是源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概念,是指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第三产业,如: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
    2019-06-29
  • 乡村“旅游盛宴”还需创新来“掌勺”

    赏千亩荷塘莲花竞相绽放的乡村美景、看趣味横生的赛羊会、下海体验风筝冲浪的活力和激情……从6月底开始,为期半年的2019年江苏南通乡村旅游节,将为海内外游客呈现20多项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共享“乡村、休闲、美食、生...
    2019-06-29
  • “大、洋、怪、重”不规范 重庆开州21处地名要改?

    中央国际、天子云庭、维拉庄园……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份名为《开州区不规范地名情况统计表》显示,开州区21处地名因崇洋媚外、刻意夸大、怪异难懂和封建色彩等原因,被列为不规范地名,有可能面临更名。昨日,开州区民政局相关...
    2019-06-29
  • 西藏:激发市场新活力 助推高质量发展

    商标品牌是市场创新结出的硕果,是经济质量亮出的名片。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改革红利得到有效释放,我区的商标工作也迈上新台阶,商标品牌发展成效显著,各项数据创出历史新高。
    2019-06-29
  • 文旅协同发展谱出大美华章

    2014年,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同步迈开了协同发展的步伐。五年来,北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2 26讲话”为指导,在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领域,率先破题,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9-06-29
  • 涵养城市品位的“文化湿地”是怎样养成的

    梁学厚今年83岁,腿脚不好,每天固执地掐着表从家出发,走上40分钟,赶在九点半到这儿看书。卫红两年前退休后,因为“不想孙子说自己是个蠢货”,天天来“城市书房”读上8小时,像上班一样。
    2019-06-29
  • “中国戏曲活化石”新昌调腔:透见小剧种70载风雨路

    “中国戏曲活化石”新昌调腔:透见小剧种70载风雨路

    中新网绍兴6月28日电(项菁)“从奄奄一息到高歌猛进,新昌调腔这70年走得不容易。”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昌调腔传承人章华琴受访时感慨。
    2019-06-29
  • 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长沙成立

    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长沙成立

    中新网长沙6月28日电(邓霞 周东平)6月28日,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在长沙成立,湖南省平江县、江西省井冈山市等24个湘赣县(市、区)成为“共同体”成员单位。
    2019-06-2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