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编写的《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版发行。
报告指出,全球供应链在经济格局调整、贸易保护主义及技术变革等因素影响下加速重构,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向"全球供应链枢纽"升级。202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6.16万亿美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重点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比例已超过65%,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关键在于"有效降本",即不单纯追求数据下降,而是通过流程优化与资源整合,变革传统生产组织方式,促进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融合。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在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涌现,我国供应链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业高端制造等领域持续完善标准。如2024年我国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要求》(ISO 31511:2024)被欧盟、东盟等12个经济体采纳实施。未来农业将推动农产品全环节标准化,工业将加速高端制造产业标准国际化,流通领域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标准统一,提升供应链协同效能。
报告提出,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技术创新瓶颈等挑战,我国应培育新型供应链人才,推进组织创新管理变革,强化数据治理,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打造高水平供应链服务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内需将继续作为增长内生动力,市场竞争格局趋于优化,物流网络持续深化调整。数智技术与绿色转型将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稳链保供能力有序增强。消费者将享受更高效、绿色、实惠的物流服务,企业也将在更稳定、更具韧性的供应链环境中发展。(记者 徐雅臣)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