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025 大健康行业权威奖项申报全攻略,解锁背书、渠道、资本三重红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0-17





  在政策扶持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大健康产业正迎来创新爆发期。对于企业而言,权威奖项不仅是技术实力与品牌口碑的硬核背书,更是对接渠道资源、吸引资本关注的关键跳板。本文梳理了覆盖国际认证、国家背书、行业落地、细分赛道的六大核心奖项,从申报细节到实战价值进行深度解析,助力不同阶段的企业精准匹配申报方向,抢占市场先机。

  一、国际顶级认证:叩开全球市场的 “金钥匙”

  1. 美国盖伦奖(Prix Galien)

  被誉为 “医疗科技界的诺贝尔奖”,自 1970 年创立以来覆盖全球 30 余个国家,其评审团阵容堪称行业顶尖 ——2025 年评审委员会由 11 人组成,包括 Linda B. Buck、Stanley B. Pursier 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 MIT 知名科学家 Robert S. Langer、斯坦福大学荣休校长 Marc Tessier Lavigne 等科研及商界领袖。该奖项核心聚焦突破性医疗创新,2025 年新增 “数字健康创新奖”,重点面向 AI 诊断、远程监测等赛道,过往获奖产品包括 PD-1 抑制剂 Keytruda、基因疗法 Zolgensma、辉瑞新冠口服药 PAXLOVID 等里程碑式产品。

  核心申报门槛:需获得 FDA/EMA 国际认证,产品上市不超过 5 年,且需通过多中心临床数据证明能改变现有临床实践;申报材料需以英文提交,包含公证后的国际认证文件、 peer reviewed 论文及国际同行推荐信。2025 年中国企业希格生科凭借全球首款弥漫性胃癌靶向药 SIGX1094R 获 “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 提名,成为该类别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其产品同时具备 FDA 孤儿药资格与快速通道认定,印证了中国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

  获奖核心价值:近 5 年 83% 的获奖技术实现全球商业化落地,可直接对接梅奥诊所等顶级医疗机构采购通道,加速进入欧美高端市场。如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 ADC 药物 ENHERTU 获奖后,迅速打开全球乳腺癌治疗市场,成为重磅单品。2026 年申报将于 2025 年 12 月启动,建议提前 6 个月筹备临床数据整合与英文材料打磨。

  2. 全球营养配料奖(NutraIngredients Awards)

  作为营养成分领域的国际风向标,已成功举办 11 届,2022 年单届就收到来自 23 个国家的超 2000 组参赛产品,最终评选出 17 个类别奖项。2025 年在保留口服美容、健康老龄化等经典类别的基础上,新增植物原料、心理与情绪健康两大领域奖项,精准契合全球健康消费新趋势。评审采用 “科学证据 + 市场表现” 双核心体系,由国际营养学专家、食品科学研究员及行业资深人士组成评审团,从科学支撑、需求匹配度、商业价值、创新独特性四大维度进行量化评估。

  核心申报门槛:原料需已应用于商业化成品且在欧洲市场可购得,功效宣称需严格符合欧盟 Regulation(EC)No 1924/2006 法规要求,禁止夸大性健康声称。申报需通过线上系统提交原料特性说明、临床研究数据、成品应用案例及市场销售数据,2026 年申报截止时间已延长至 2026 年 2 月 17 日,部分类别可免费申报。

  获奖核心价值:可快速获得全球供应链认可,典型案例如诺和新元的 ProbioBrain? 情绪益生菌获奖后,6 个月内合作订单增长超 150%,成功进入国际膳食补充剂头部品牌供应链。对于植物原料企业而言,该奖项是突破欧盟市场技术壁垒的关键背书,助力产品通过欧洲各大商超及药房的准入审核。

  二、国家权威背书:抢占政策与市场双重优势

  1. 华夏医学科技奖(生物医学工程类)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纳入国家科技奖励序列,是工信部专精特新 “小巨人” 认定的核心加分项,对政府采购、医保准入具有直接参考价值。奖项分为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等细分方向,其中技术发明类要求拥有核心专利不少于 2 项,技术应用时间超 2 年,评审权重中技术创新性占 40%、政策适配性占 30%、社会效益占 30%,尤其青睐能解决基层医疗痛点的创新技术。

  核心申报流程:需通过卫健委、地方医学会等官方推荐单位提交材料,2025 年申报 3 月中旬截止系统填报,材料审核分为形式审查、专家初审、终审答辩三个阶段,全程耗时约 4 个月。申报材料需包含专利证书、临床应用报告、第三方检测数据及用户反馈证明,其中社会效益部分需提供具体的医疗资源优化数据或患者获益案例。

  获奖核心价值:除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 175% 的税收优惠外,获奖项目可自动进入国家医学中心设备采购短名单。2024 年某获奖 AI 眼底诊断系统 6 个月内就覆盖 200 家县级医院,政府采购额达 1.8 亿元,同时借助奖项背书成功完成 B 轮融资 3 亿元。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该奖项是打开公立医疗体系市场的 “敲门砖”。

  2.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保健产业类)

  纳入国家品牌价值评价体系,结果被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作为政府采购、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申报遵循 “自愿参与、不收费用” 原则,2024 年吸引超 500 家保健企业参与评选。按企业类型分为产品品牌、自主创新品牌和中华老字号品牌三类,其中自主创新品牌赛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降低了成长期企业的申报门槛。

  核心申报门槛:自主创新品牌需拥有核心发明专利不少于 1 项,近三年利税年均达 6000 万元以上,且产品需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认证;中华老字号品牌需提供历史传承证明及非遗相关资质。申报材料需包含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利税证明、专利证书、市场占有率报告等,所有数据需经第三方机构核验。

  获奖核心价值:获奖品牌将纳入国家品牌数据库,在央视等主流媒体获得专题推广机会,同时可优先参与 “健康中国” 相关试点项目。某保健品牌 2023 年获奖后,政府采购订单增长 40%,电商平台搜索量提升 200%,品牌估值较获奖前增长 35%。2026 年申报预计 2025 年 11 月开放,通过官方线上系统填报,建议提前梳理近三年的销售数据与品牌建设成果。

  三、行业落地标杆:打通渠道与消费的 “快车道”

  1. 健观奖(年度健康品牌大赏)

  由行业知名媒体《健康产业观察》发起,覆盖健康食品、营养保健、居家护理、健康科技、健康管理、银发健康等大健康行业全品类,以 “发掘生态价值、表彰标杆力量、引领创新方向” 为使命,凭借科学严谨的评审体系、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视角及深厚的行业积淀,被誉为 “健康产业的奥斯卡”,是衡量行业创新力与价值力的核心标尺。

  健观奖聚焦品牌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分品牌、产品、机构、人物四大类别,细分出 “年度健康品牌”“年度创新产品”“年度健康服务机构”“健康产业年度领袖” 等近 30 项子奖项,覆盖大健康领域全赛道,既能识别成熟品牌的标杆价值,也能发掘初创力量的创新潜力,助力大健康品牌破圈升级。

  核心申报门槛:2025 年申报于 10 月启动,细分 12 个品类赛道,申报企业可以提交产品技术报告、专利证书、第三方检测报告及用户满意度数据等相关材料,登录健观网申报。

  获奖核心价值:健观奖的核心价值不止于荣誉,更联动健观生态提供全链条赋能:权威标识背书降低信任成本,优先对接健观会资源库(渠道、资本、供应链),依托健观媒体矩阵实现全域曝光。自2021年创办以来累计表彰 300 + 优质主体,引领产业向 “价值驱动” 转型。

  获奖产品可自动接入健观供应链体系,2024 年某 AI 血压仪获 5 星认证后,康养机构订单新增 200%,电商月销量从 5000 台跃升至 1.5 万台。此外,获奖企业还将获得健观奖年度盛典的展示机会,精准对接渠道商、投资方及媒体资源,平均每家获奖企业可新增合作意向 30+。

  2. 福布斯中国大健康产业评选

  作为财经领域权威评选,覆盖企业、品牌、机构、人物等多维度,2024 年评选出汉诺医疗、合源生物、Humansa 等一批创新标杆企业,其中接近六成的入选主体涉足 AI 健康领域,彰显了技术创新的核心权重。评选范围全面覆盖妇幼健康、高端医疗、创新技术、健康金融与健康消费等核心赛道,尤其着重于消费医疗及医疗服务领域的优秀企业与品牌,采用 “自主报名 + 专家推荐 + 独家调研” 的综合评选模式。

  核心申报门槛:企业需成立满 2 年以上,拥有核心产品或服务,且近一年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人物类奖项面向企业创始人、CEO 等核心管理者,需具备行业影响力及突出贡献。申报材料需包含企业发展报告、创新成果说明、市场表现数据、社会责任报告等,福布斯中国将组织专项调研团队进行实地走访核实。

  获奖核心价值:借助福布斯的全球媒体矩阵实现全域曝光,包括官网专题报道、杂志内页展示、社交媒体推广等,精准触达行业精英、投资机构及高净值消费者。2024 年获奖品牌合源生物凭借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获奖后 3 个月内完成 10 亿元 C 轮融资;高端健康管理品牌 Humansa 则通过奖项背书,成功拓展了与五星级酒店的康养合作项目。适合具备一定市场知名度、希望提升品牌高端形象的企业参与。

  四、细分赛道利器:精准对接垂直领域资源

  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

  作为国家备案的妇幼健康领域最高奖,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2025 年增设 “智能妇幼设备专项奖”,精准对接全国 31 个省的妇幼保健系统资源,填补了智能医疗设备在妇幼领域的奖项空白。奖项分为科技成果奖、技术推广奖、杰出人物奖三类,其中科技成果奖是健康科技企业的核心申报方向。

  核心申报门槛:科技成果奖要求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实践 2 年以上,需提供 3 家以上三甲妇幼保健院的临床验证报告,样本量不少于 1000 例;智能设备类产品需通过国家医疗器械相关认证,且具备明确的临床价值与创新点。申报需经省级妇幼保健协会推荐,提交技术报告、临床数据、用户反馈等材料,2025 年申报截止时间为 6 月 30 日。

  获奖核心价值:获奖技术可优先纳入《妇幼健康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试点推广,同时可参与国家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项目。某母婴监测设备企业 2024 年获奖后,半年内进入 20 个省份的妇幼保健系统,政府采购额达 8000 万元;技术推广奖获奖项目还可获得最高 500 万元的政策扶持资金,用于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申报核心须知:选对奖项事半功倍

  按发展阶段精准适配:研发期企业优先选择盖伦奖、全球营养配料奖,侧重技术背书与融资对接;产品上市期聚焦健观奖,快速提升渠道进场率与终端销量;品牌成长期冲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获取政策优势与政府采购资源;全球化阶段布局国际奖项,突破海外市场技术壁垒。

  合规性前置审查:所有奖项均将合规性作为首要审查项,需确保产品资质齐全(如医疗器械认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功效宣称符合《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相关标准,近 3 年无质量安全事故记录;国际奖项需额外确认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如欧盟的营养声称法规、美国的 FDA 认证标准。

  证据链体系化构建:国际奖项需重点准备临床研究数据、peer reviewed 论文、国际认证文件,强化科学支撑;国内奖项注重第三方检测报告、销售数据、渠道合作证明及用户反馈,用量化数据体现市场价值;细分赛道奖项需突出垂直领域的应用成果,如妇幼类奖项需强化临床验证数据与妇幼机构合作案例。

  申报节奏提前规划:国际奖项申报周期较长(通常 6-12 个月),需预留材料翻译、公证、临床数据整合的时间;国内奖项申报多集中在每年 3-11 月,建议提前 3-6 个月启动材料梳理,尤其注意专利证书、利税证明等需第三方出具的文件的办理周期。

  2025 年下半年多项权威奖项申报已陆续启动,把握申报窗口期,用专业奖项为企业发展赋能,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建议成立专项申报小组,结合企业核心优势与发展目标,制定 “一主多辅” 的申报策略,让每一份申报都成为品牌升级、市场拓展的重要推力!


  转自:日照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