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欲破资源丰而不富难题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1-23





  本报讯“着力搞好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与发展绿色经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磷化工产业,将是我国磷化工未来发展的重点。”在11月7~9日举行的2017中国(德阳)磷钛化工绿色发展大会上,业内专家对磷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作出了研判。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钟本和指出,我国是磷资源大国,但资源丰而不富,在技术上可利用、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磷矿储量仅占总储量的22%,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当前,国内传统磷肥产能过剩,磷肥行业进入重新洗牌阶段;磷化工产业区域环境容量有限,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不断显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表示,磷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利用关键技术,如利用选矿关键技术,通过浮选把磷矿石利用品位从70%以上降至30%以上,扩大我国的有效磷资源量。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磷化工企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并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磷矿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开采。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创优生产过程,实现绿色化生产。建立横向耦合共生和纵向延伸发展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和资源多级利用。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磷资源—深加工—产品制造产业链,推动我国磷化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高永峰指出,在磷复肥行业,
 
  要着力开发和推广磷石膏无害化预处理技术及生产新型石膏建材产品技术,不断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量和高端化利用水平,以及磷肥生产伴生氟、硅、碘等资源高附加值利用水平。在黄磷、磷酸盐行业,要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及排放标准,黄磷生产中副产物可作为资源进行高效加工和高端化利用,同时加大饲料磷酸盐行业副产品和资源的高端综合利用。
 
  对于绿色磷系农药的开发,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表示,以生物源或天然物作为生态农药先导结构,开展生态农药的分子设计研发是农药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据悉,宋宝安团队通过仿生合成,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含磷抗植物病毒新农药“毒氟磷”,2016年获得新农药正式登记,并创建了水稻病毒病免疫防控技术,基本解决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难题。(记者张晓敏)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外卖垃圾成环保难题:三大平台日产废弃餐盒4000万个

    拿起手机动动手指,不一会儿就有美食送上门,吃饱喝足后也无需洗碗收拾。伴随着互联网外卖平台的兴起,天量餐盒垃圾越来越成为令人头疼的环保难题。记者获悉,塑料餐盒虽属于可回收物,但由于垃圾分类体系的缺失,这些可再生资...
    2017-07-05
  • 食品安全依靠自律与共治 新难题倒逼企业转型

    中国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大约有1400万家,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6月30日,作为食品行业的国际性分享平台,七星思享汇如期举行。此次举办时间正处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这让关乎每一个人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聚焦热点。
    2017-07-07
  • 食品产业链资源加速整合

    全球食品产业链优质资源加速整合,中国食品企业不断推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目前,中国对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食品,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出口国,多年来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中国企业将受益食品...
    2017-05-04

热点视频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