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鸭脖低俗营销遭网友声讨抵制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1-17





 
  【“双十一”之前,不少企业会绞尽脑汁吸引消费者下单,然而“绝味鸭脖”采用消费女性式的低俗营销,在引发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了普遍指责。】
  双十一”之前,不少企业会绞尽脑汁吸引消费者下单,然而“绝味鸭脖”采用消费女性式的低俗营销,在引发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了普遍指责。
 
  道歉后隔日再次发布低俗广告
 
  11月1日,绝味鸭脖在其天猫旗舰店上,推出了一张“双11”预热海报,该海报严重挑战公序良俗、消费女性。网友举报后不到两小时,该宣传海报被撤下并致歉。仅隔一日,绝味鸭脖官方微信再次推送低俗文章,这则题为《我不搞预售,我就是玉兽》的广告,以女性口吻表述的露骨性暗示语言与其道歉态度截然相悖。
 
  在大数据时代,流量或对应着销量。绝味鸭脖的消费女性式广告客观上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关注度,大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介入传播吸引了公众的注意。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截至11月11日,相关网络新闻报道已达497篇,微博1181条,微信文章101篇,论坛文章114篇,App推送199篇。
 
  低俗营销遭到网友声讨抵制
 
  这已不是绝味鸭脖第一次使用低俗营销,自2016年6月以来,绝味鸭脖不时推送标题低俗、封面图打马赛克等类似的文章以博取眼球。业内人士分析称,市场竞争加剧,饱受业绩承压,采取加盟模式的绝味鸭脖一直难破门店数量多但净利润低的困局。
 
  人民网舆情工作室发现,对于此次绝味鸭脖在双十一前夕的低俗营销行为,网民尤其是女性网民对于绝味鸭脖的行为极度反感,声讨之声激烈,网民炮轰绝味鸭脖“拿下流当有趣”“不尊重女性”“自毁品牌”。还有不少网民表示要采取抵制行为,“再也不买绝味鸭脖”。
 
  商家打擦边球待加强监管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低俗营销虽然可以博人眼球,但不一定会使销量增加,反而还会使品牌的客户流失。营销应通过宣传,把品牌的形象、价值及文化理念传递给消费者,但获得消费者认同才算成功。若明确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可以按规定执法。但如果是打擦边球的营销方案,则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商定,给执法增加了难度。
 
  据新《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内容;第五十七条则规定,有发布“淫秽、色情”等禁止情形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对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有业内人士指出,绝味鸭脖多次运用低俗营销,问题在于相关法律、行业标准执行不严,商家多次打擦边球的行为也没有被及时制止,使得商家屡犯不改。面对这种营销方式,相关部门确定后应积极介入。(记者王宇鹏综合中国妇女报、北京商报、人民网舆情工作室报道)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