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趣玩食品成休闲食品赛道增长新引擎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1-07





将单纯的零食消费转化为轻松、治愈的日常仪式

IP趣玩食品成休闲食品赛道增长新引擎


  我国休闲食品市场已突破万亿元规模,消费需求从单纯的"解馋"向营养健康、尝新体验和情绪价值三重满足升级。IP趣玩食品正是这一趋势的完美载体。不少消费者认为,它既是零食,也是玩具,更是一种情感寄托。随着消费需求趋向多元化,IP趣玩食品正成为休闲食品行业高速增长的新赛道。


  消费群体呈现"全龄化"趋势


  从水浒卡到奥特蛋,从集换式卡牌到迷你手办,IP趣玩食品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席卷零食市场。所谓IP趣玩食品,是指在传统零食基础上,深度融合动漫、游戏等知名IP元素,通过特色包装与随机附赠的玩具、徽章等小礼品打造的"儿童向"零食产品形态。这一商业模式在新消费浪潮下焕发出蓬勃生机。


  当前市场上,IP趣玩食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例如,某食品企业与全球知名IP合作,推出印有小马宝莉形象的奇趣蛋、奥特曼造型的果汁软糖,以及三丽鸥、疯狂动物城等热门IP的周边徽章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零食本身的美味特性,更通过IP赋能和趣味互动体验,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企业正凭借"糖果+玩具+动漫角色"的组合拳,在竞争白热化的休闲食品市场中开辟出一条高附加值的差异化赛道。


  曾经仅作为零食附属品的小玩具,如今已跃升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IP食品整体市场规模去年已达354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849亿元。其中,IP趣玩食品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6亿元快速增长至去年的1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6%。预计今年至2029年,我国IP趣玩食品市场将以20.9%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张,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5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IP趣玩食品市场高增长的背后,是消费者对零食需求从单一味觉享受向多元化体验的深刻转变。


  从消费群体演变来看,IP趣玩食品早已突破传统儿童零食的边界,成功吸引了年轻人乃至更年长的消费群体。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众多年轻消费者自发分享、推荐各类产品,通过开箱视频、收藏展示等内容形式,形成了独特的社群文化。这种现象充分证明了IP趣玩食品在年轻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值得关注的是,成年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不仅是为了满足怀旧情绪,更是将其视为一种缓解压力、增添生活乐趣的方式。


  消费场景的多元化拓展也为IP趣玩食品市场增长提供了新动力。除传统的家庭消费场景外,这类产品正快速渗透到办公场景、朋友聚会、游戏娱乐及外出旅游等多个领域。在办公室,IP趣玩食品成为同事间打破僵局的社交媒介;在聚会中,它们化作活跃气氛的互动工具;在旅途中,它们则扮演着解闷消遣的良伴。这种场景延伸表明,IP趣玩食品正在承载越来越多的社交功能,既满足个人消费需求,又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


  与此同时,IP趣玩食品这一细分赛道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资本市场的关注不仅体现在融资事件的增加,更表现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整合。从IP授权、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到营销推广,整个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一些头部企业开始布局自有IP孵化,通过原创内容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些企业则专注于渠道创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提升消费体验。


  好吃好玩又营养成刚需


  随着入局者不断增多,IP趣玩食品的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持续创新产品形态、提升玩具品质、深化IP与零食的有机结合,成为企业亟待突破的核心课题。此外,在健康消费主流化的趋势下,如何平衡零食的营养属性与趣味体验,也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在物质功能之外,如何系统性地满足消费者的情绪价值,更成为决定品牌能否从红海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变量。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IP趣玩食品行业正迈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整体行业形态逐步从早期"低龄化受众、品类单一、品质参差不齐"的粗放模式,转向"全龄覆盖、多元产品、精致设计与健康化配方"的系统化发展路径。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头部企业持续发挥创新引擎作用,不仅带动产品质量整体提升,也推动着行业标准的建立与市场秩序的规范化。


  在健康化浪潮的推动下,"无糖化"已成为IP趣玩食品不可忽视的研发方向。越来越多以动漫、文创IP为主题的糖果包装上,显著标注"无糖/0糖"标识,反映出企业对健康诉求的积极响应。功能性创新也为IP趣玩食品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产品形态已从早期仅添加基础维生素的功能糖果,演进至富含DHA、益生菌、膳食纤维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复合型产品。品类的不断丰富与功能的日益细分,显示出行业正在从"泛功能化"向"精准功能化"深入。特别是DHA等益智成分的引入,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更推动IP趣玩食品从"好玩好吃"向"好吃又益智"进阶,为儿童零食赛道注入了鲜明的科技内涵,也回应了家长群体对"智趣结合"的消费期待。


  《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报告显示,自2013年以来,情绪消费相关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预计今年我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在这一宏观趋势下,潮玩、盲盒、IP衍生品等成为情绪表达的重要载体。另据《2024年中国潮玩行业白皮书》调研,72%的消费者认为"购买行为是为了获得情感陪伴"。IP趣玩食品正是精准捕捉了这一需求,通过在零食中植入收藏、惊喜、互动等情感元素,实现了从"满足胃"到"抚慰心"的价值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IP趣玩食品将动漫、游戏等热门IP形象与零食、趣味玩具创新结合,巧妙地在"好吃"和"好玩"之间建立了平衡点。它不仅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与娱乐天性,也触动了成年消费者的怀旧情绪与减压需求。通过同时满足"吃"和"玩"这两大基本情绪诉求,IP趣玩食品成功地将单纯的零食消费转化为一种轻松、治愈的日常仪式。


  持续提升产品创新效率


  卖零食不一定只能打价格战,也可以讲文化、拼IP,从而获取品牌溢价和忠诚用户。这对内卷中的休闲食品行业是个启发--与其压榨原料和渠道,不如提升产品的情感价值和体验。那么,企业应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呢?


  业内人士指出,IP趣玩食品行业将在健康化、功能化、体验化与情感化四重动力驱动下持续演进。企业若想在竞争中保持领先,需在以下方面持续深耕:一是加强原创IP孵化与跨界IP合作,构建独特内容优势;二是推动研发与技术升级,在无糖、功能性成分等方向上实现突破;三是深化"玩食一体"的体验设计,创造更多具有社交传播力的产品形态;四是重视用户情感运营,将一次性购买转化为长期的情感连接。


  在积极布局IP趣玩食品赛道的同时,企业也要有风险意识。首先是IP授权到期风险,若企业未能与核心IP授权方顺利续约,或面临授权费用大幅上涨,将直接影响产品线的稳定生产和市场供应,进而对经营业绩造成冲击;其次是IP热度波动风险,动漫、影视类IP通常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若所合作IP的市场热度下降或公众关注度转移,相关产品的销售将受到直接影响;第三是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随着"IP+食品"模式的日益普及,入局者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持续提升产品创新效率与IP运营能力,方能在竞争中保持可持续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IP趣玩食品为休闲食品企业提供了跳出同质化竞争的重要路径,但也对企业的研发实力与风险管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在把握趋势的同时筑牢风控体系,企业才能在这一热门赛道中脱颖而出。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