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数量”到“比效率、比品牌、比产品”
量贩零食行业由粗放扩张走向精细化运营
近年来,量贩零食行业发展迅猛、竞争激烈,“两超多强”的行业格局逐渐稳固。头部企业不仅在规模上占据优势,更在精细化运营、供应链优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随着业内头部企业争相递交上市申请以及在门店数量上的不断突破,量贩零食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从单纯的规模竞赛转向效率、品牌和产品的全方位比拼。
“两超多强”格局逐渐稳固
近日,量贩零食品牌好想来的母公司万辰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同为量贩零食头部品牌的鸣鸣很忙已于今年4月底递交赴港上市招股书,同时,其近期经国际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全国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目前,万辰集团的量贩零食门店总数也已超过1.53万家。两家头部企业的合计门店数量占据全国量贩零食门店总数的78.5%,“两超多强”的行业格局逐渐稳固。
与传统零食企业相比,量贩零食企业通过直接对接工厂、自建物流设施等方式,压缩中间成本,并采用以加盟为主的模式,在低线城市快速扩张。通过抢占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街边店面,量贩零食品牌满足了大量小镇青年和城乡居民对低价零食的消费需求。这一需求此前往往被夫妻店或小超市满足,相比这些零散的门店,连锁量贩零食店在品类丰富程度和价格上更具优势。
在商业模式方面,量贩零食企业几乎都采用“加盟+供应链”的轻资产打法,品牌方提供商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营销支持,加盟商投入资金进行门店运营。这种模式让企业得以在短时间内复制上万家门店,而各地的加盟商也借助品牌影响力迅速揽客,实现利益共享。业内相关报告显示,加盟模式已成为我国零食连锁行业的惯例做法。
业内人士指出,量贩零食企业的供应链直采比例、库存周转速度、数字化管理水平、会员营销能力等,决定了品牌能否在“薄利多销”的赛道中建立“护城河”。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压低采购成本,使加盟商拿货价更低,从而有余地给消费者让利。同时,其也依托强大的总部系统,通过自有品牌、新品研发、营销活动等为加盟店赋能,提高顾客黏性和复购率。
目前,量贩零食行业竞争激烈,企业投入增加。部分头部企业实施“五0”(0加盟费、0管理费、0培训费、0服务费、装修0利润)加盟政策。除此之外,一些头部企业还推出额外补贴政策,比如在“五0”外额外提供0配送费政策,对部分门店提供开店补贴及大招牌补贴等。
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一行业现状下,头部企业选择赴港上市或有多重考虑。首先是资金需求,规模扩张、构建竞争壁垒需大量投入,包括供应链基础设施扩容、新品研发、自有品牌培育以及可能的并购整合等,对资金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在港股上市融资,企业有望补充营运资金并优化资本结构,为下一阶段的发展赋能。其次是竞争环境施压,若一家企业率先上市并获得估值认可,则将获取资源巩固优势,抢占资本市场高地。业内头部企业争相递交上市申请,既是顺应自身业绩高增长期、寻求更大舞台的表现,也是为了在资本层面上与对手同步竞技。再次,在香港上市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品牌知名度、国际形象及信用,为将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如进军硬折扣快消品等领域做好铺垫。
社会效应持续放大
量贩零食品牌的门店有较高比例布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这一下沉策略不仅帮助品牌迅速占领了新增消费市场,也推动了城乡消费升级。
行业研究显示,2019-2024年,我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规模从2.9万亿元增至3.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5%,预计2029年将接近5万亿元,其中下沉市场的贡献率超过61%。量贩零食门店的扩张不仅改变了零售格局,也带动了制造、物流、农产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量贩零食行业依托庞大的门店数量,为中小工厂提供稳定的订单,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成长;成为吸纳就业、推动青年创业的重要平台,在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第一产业是农业种养,第二产业是加工制造,第三产业是流通销售。过去,这三大环节相对割裂,市场对接不畅。
当下,量贩零食头部企业正在成为打通三产、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第一产业,其通过订单采购和质量标准,引导农户和合作社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有销路;在第二产业,其依托与加工企业的合作,将农副产品转化为受欢迎的零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县域食品加工产业升级;在第三产业,其凭借覆盖广泛的仓配体系和门店网络,实现产品的快速流通和高效销售,并通过终端数据反哺种植和加工,形成完整的“农-工-销”闭环。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零食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量贩零食头部企业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迅猛的扩张速度,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作为终端纽带,整合分散的农户资源,通过集中采购、技术指导、合作社模式等,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化供应链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通过订单农业、技术下沉、品牌赋能等,零食产业正深度嵌入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激活县域经济。
质量提升与模式创新是关键
业内普遍认为,鸣鸣很忙2万店的达成,是量贩零食行业由粗放扩张走向精细化运营的信号。未来,业内竞争的关键不再是开店速度,而是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优化供应链、强化数字化运营和品牌建设。同时,由于业内头部品牌的收入中,向加盟商直销商品的收入占比极高,故而平台必须保障加盟商盈利,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商业闭环。这意味着精细化运营、产品结构升级、自有品牌研发、用户留存与复购率的提升也将成为竞争焦点。业内企业只有加速完成从规模优势到质量优势的转型,才有望在行业“下半场”脱颖而出。对整个行业而言,数量增长只是第一步,质量提升和模式创新才是长久胜出的关键。
而业内头部品牌赴港上市,或许也是在量贩零食赛道成长与洗牌交织的节点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行业而言,头部品牌上市将检验量贩零食模式的资本认同度,可能影响整个赛道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走向。头部品牌能否通过港股募资进一步巩固护城河、保持领跑,并带给加盟商和消费者持久的价值,将影响其在行业“下半场”竞争中的成败,也将为我国零售业态创新提供新的观察样本。
目前,业内头部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新业态。多个品牌相继推出省钱超市、折扣超市业态,在原有零食饮料的基础上,新增了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烘焙、酒水、冻品、鲜食鲜奶等多元化产品。一些品牌还通过设立同质低价、同价高质双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需求;通过并购整合业内品牌,形成更强的多品牌矩阵。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系列探索即是行业竞争从“比数量”转向“比效率、比品牌、比产品”的表现。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