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3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召开。12日下午,在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品牌与传播“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来自多个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族品牌代表聚焦企业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借“一带一路”东风讲好品牌故事,进行国际传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参加圆桌论坛的嘉宾包括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欣,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强,天狮集团非洲区总裁贾永清,格力电器市场部部长陈自立以及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程弓。
加强文化交流 稳步实现民族品牌“走出去”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下,中国民族品牌也肩负着“走出去”的重大责任。谈及如何在“走出去”时行稳致远,张轶鹏表示文化的沟通十分重要,张轶鹏举例称,伊利在新西兰投资乳制品深加工企业时,由于此前有其他国家在进行类似项目时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因而引起当地人反感,“我们充分介绍了伊利多年来在环保和持续发展上的进展,当地人是毛利人,而伊利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品牌,我们利用同为少数民族的共性和包容性更加充分的与对方进行接触,最终成功实现项目落地。”张轶鹏进一步表示,品牌出海难免遇到当地制度,法律以及文化等方面问题,而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致力于帮助企业更好进行传播,能够更好推动民族企业出海。
陈强同样认为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是品牌在“一带一路”传播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据陈强介绍,中国华信在两年前将“走出去”目的地选在捷克时,应捷克国家领导人要求收购捷克的一支濒临倒闭的老牌球队,而这支球队也不负众望,从面临倒闭,到现在两次在捷克甲级联赛夺得冠军。“没有想到,这个球队使得我们中国华信,在捷克赢来了广大球迷的认可。”陈强说,现在在捷克,不论是宾馆还是饭店,大家都听过中国华信,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同时,陈强也指出,中国华信之所以短短的十年内能够在海外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主要通过坚持走正道,顺大势,行善事三个原则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为品牌增加价值。
公益活动同样是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行品牌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贾永清表示,天狮集团在国内的新疆、西藏、甘肃,乃至非洲部分地区都建有希望小学,“未来这种活动还要持续,过去天狮‘埋头拉车’,未来将从产品质量,媒体传播,公益传播全方位投入,做好天狮的国际化品牌打造。”贾永清说。
坚持品质导向 助力品牌建设
对于民族企业的品牌建设,各位嘉宾纷纷认同质量和诚信是品牌基石的观点。以娃哈哈为例,据程弓介绍,娃哈哈在严格品控方面一直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体系,既包括生产线上到销售渠道,也包括从分公司到集团层面的监管。
科技类民族品牌出海同样讲求技术质量的不断提升。王欣表示,滴滴出行利用领先的互联网应用和科技研发的水平,帮助了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前提到中国品牌,大部分人想到的是传统文化和特色产品,而今天科技企业带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形成了新的中国标签,我认为这是新时期“一带一路”背景下最大的价值所在。”他说。
今年9月,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对于企业家个人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关系,陈自立指出,品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一个过程,只有坚持诚信,讲求企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创造性,民族品牌才能始终立于潮头。
据了解,迄今已有20余家企业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新华社实施“民族品牌工程”,旨在利用新华社丰富的全媒体资源、强大的国际传播实力和专业的国家级智库力量,为我国优秀民族企业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有效渠道,为唱响中国品牌加油助力,为我国民族企业进一步走向世界铺路架桥。(记者 向家莹)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