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增强了我多种粮、种好粮的信心。你看我的麦子长得多好,一亩地能比过去多打几十斤呢,这都得益于旱地小麦一优四改探墒沟播绿色栽培技术。”3月19日,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内鼻村种粮大户云金柱望着田里绿油油的麦子满眼喜悦。
对于云金柱来说,以前种地靠经验,总想早犁地、早播种,多施化肥。现在懂得了伏期犁地要适当推迟、要多施有机肥、播期不能早,这样产量又高又稳。“我们掌握了好技术,麦子就长得好、打得多。去年在晚播弱苗的情况下,这块地实收测产亩产达579.9公斤,创了咱们省旱地麦子的最高产量呢!”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我省旱地小麦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一半,产量高低决定夏粮单产和总产。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党建友和其团队,立足我省自然资源禀赋,在继承发扬优良有机旱作农业传统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历时10年通过历史气象资料分析、多年试验研发,创新集成了“旱地小麦一优四改探墒沟播绿色栽培技术”,平均增产12.2%,年际产量波动减小15%,连续3年被确定为我省农业生产主推技术进行重点推广。
“这项技术是针对我省及西北旱地小麦生产存在的耐旱稳产品种少、降雨错位、土壤肥力低、耕作粗放、产量低而年际波动大等问题研发而成的,包括5项核心内容,即筛选种植耐旱稳产广适优质良种、改传统早深耕为适时深耕、改播种一次施磷为耕种两次施磷、改仅施化肥为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改传统早播为适期精量探墒沟播。”党建友介绍说。
省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韩柏岳说起这项技术赞不绝口:“2019年天气比较旱,我们在尧都区示范田实收测产,周边农民的传统技术田亩产170.4公斤,运用一优四改探墒沟播绿色栽培技术的示范田亩产是332.8公斤,增产达95.3%。因此,2020年度我们中心加大了推广力度,在尧都、洪洞和芮城等小麦主产县区建立了13个示范田1000余亩,经统计平均增产达12.2%。目前年推广应用面积近百万亩。”
“抓紧时间把农机检修一下,我准备再学习巩固一下膜下滴灌技术。去年的高标准农田全部采用该技术种植玉米,呈现出节水、节肥、节地、节时、节工、增产、增收、增效‘五节三增’和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独特效果,比没有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玉米亩增加产量500斤,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3月17日,塞外的风虽然还有点冷冽,但阳高县龙泉寺村村民王建红已经在准备春耕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农业强起来、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多作贡献。”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仓雄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近年来,阳高县扎实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锚定“机田证”一体化发展,加快良机良种良田良法集成配套,粮食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土地增效变成“高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3年多来,全县增加粮食产出2250万公斤。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抓好各项政策落实。”仓雄说,“让高性能农机发挥最大作用,让高标准农田释放最大能量,让高素质农民施展最大才华,在探索实践中走出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之路。”(王秀娟)
转自:山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