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能源绿色转型全面提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9-09





  一边是能源保供,一边是低碳发展,看似相悖的关系,却要两者兼得。山西全力以赴,在能源低碳发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构建煤炭绿色开采新模式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煤炭开采往往伴随着大量煤矸石的产生、环境污染,以及开采后的地表塌陷、水体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为最大限度减少生态破坏,我省自2019年起试点推进煤炭绿色开采。

  潞安化工高河能源公司采用“置换开采”技术,利用矿井生产伴生的煤矸石制成充填材料并返回到井下采空区,不仅解决了煤矸石外排,减少了煤矸石占地、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控制了地表变形,还享受到煤炭资源税减免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

  晋能控股集团所属的龙泉煤矿,则以“矿井水害治理转化为矿井保水开采”为切入点,以“浅表水保质保量、顶板水煤水共采、底板水原位保护”为主线,采用保水开采技术,最终实现矿井安全和保水开采的双重目标,为我国矿井保水开采提供了山西方案。

  昔日高耸的落地煤堆、烟雾缭绕的煤矸石堆、飞扬的煤尘、流淌的黑水、塌陷的地表正在逐步消失,正取而代之的是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新场景、新模式。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无煤柱开采等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煤矿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提速。

  作为煤炭大省,为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省积极推行煤炭绿色生产,加快煤炭和煤电一体化、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煤炭和煤化工一体化、煤炭产业和数字经济一体化,积极探索转型发展路径。

  晋电出省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

  一秒钟,就有6500千瓦时的电从空中搭乘特高压直达祖国各地,点亮万家灯火。今年前7个月,我省外送电量达7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全省最大外送电力2620万千瓦,同比增长36.4%。今夏以来,受持续高温影响,全国各地连续刷新用电负荷最高纪录。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依托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和灵活的电力交易机制,通过电力外送通道支援兄弟省份,不断夯实能源生产基础,全力保障全国能源电力供给。

  这是山西省由输煤为主变为实施输煤输电并举、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的一个缩影。

  为破解“一煤独大”的局面,多年来,山西省努力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以煤电一体化为突破口,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

  为此,山西省还统筹构建“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有效衔接的电力市场体系,全力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发用两侧均参与不间断结算试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同时,开展电力中长期分时交易探索,实现电力价格在批发和零售市场传导通畅。

  据统计,今年山西省首次通过省际间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增加了5.2亿千瓦时外送电,现货交易最高价达到了每千瓦时2.1元钱,是长协电价的4倍多。市场化交易也把红利传导给了下游的火电厂,使电厂的存煤量比去年多了85%,储备能力进一步提高,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新能源逐渐成为一张新名片

  右玉县杀虎口旁边的山峰上,33座“大风车”在湛蓝的天空下不停地旋转。这些投资近5亿元的“大风车”每年有效风速时间达1680小时,实际发电量达8000万到1亿千瓦时。

  在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的同时,山西省“借风”“迎光”而上,加快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推动能源供给由单一向多元、由黑色向绿色转变。

  “十三五”期间,全省风电装机年均增长24.16%,光伏装机年均增长63.22%;光伏领跑基地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电网。这样的场景在三晋大地随处可见。

  近年来,山西省在保障煤炭等传统能源稳定供应的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传统能源大省向新型综合能源大省转型。

  今年3月4日11时,全省新能源发电出力突破2200万千瓦关口,达到221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占当时全省发电出力的61.3%。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逐渐成为煤炭能源大省的新名片。截至2022年6月底,山西省新能源装机4012万千瓦,占全省能源装机总量的34.46%;煤层气产量和利用量占全国90%以上。今后三年,我省还将开工建设8到10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进一步加强新能源的消纳与储存能力。同时,氢能、地热能利用的有序推进,为我省发展带来新机遇。(张剑雯)


  转自:山西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