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地下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煤矿矿井内,发生紧急情况应该如何与地面联系呢?
在固有的认知里,矿工只能使用固定电话。落后一点的,需要地面的总机转接;先进一点的,则可以实现直接拨号,与矿井地面联系、矿工之间互相联系,也可以直接拨打市话、手机等。而这些井下电话,只能固定安装在工作地点,是不能拿着在井下移动的。
事实上,得益于5G技术的发展,如今在煤矿矿井下也可以使用移动电话了。记者近日在潞安化工高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河能源”)看到,通过使用“智矿通”系统,采矿作业人员携带专业煤矿防爆手机下井后不仅可与井下其他人员进行语音、视频通话,还可在掘进面、综采面等地与井上调度室固定电话进行通话调度,弥补了传统固话场景移动受限的短板。
凝聚5G生态,满足井下刚需
9时50分,从高河能源井下胶带顺槽工作面传过来一幅图片,显示胶带输送机滚筒固定底座开裂、急需更换。原来,这是跟班队员用防爆手机从生产一线拍摄的高清图片。工作人员根据图片快速寻找,10时29分,另一张图片从地面传至井下,经过确认,图片上的零件尺寸型号与原件相同,满足安装要求,调度立刻安排将该种零件捎至井下工作面。13时10分,经过更换后的设备已恢复正常运行。
这是发生在今年5月3日的真实事情。而在此前,如果井下发生类似故障,因为要解决零部件匹配、沟通交流、远距离运送等问题,至少需要10多个小时才能完成。
记者了解到,“智矿通”产品体系的建设初衷正是基于解决煤矿矿井内的通信难题。这套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移动”)与潞安化工集团共同打造的系统,通过1张5G网络、1个智矿通APP、1个生态应用圈和多个行业终端构建,让智慧煤矿实现深度互联、高度共享、智能服务和直观展现,也为我省煤矿开启“数智化”转型构建了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标准体系。
推动产业融合,促进转型升级
近年来,能源结构转型需求的凸显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着我国煤炭行业逐渐向清洁化和智能化转型。山西省借助大数据和5G技术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此前,山西省已建成全国首张煤矿井下5G专网、全国首座5G煤矿等。
“智能化不仅是煤炭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省能源局副局长苗还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山西省已建成453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占全国的40%以上,煤矿智能化建设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同时,山西省已建成21座智能化煤矿,有23座煤矿实现5G入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累计减人1350人,减人比例达32.1%。“采掘效率大幅提升,工人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智能化建设成效逐渐显现。”苗还利说。
在推进5G数字经济发展历程中,山西移动在全国率先开展5G智慧矿山的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等,已打造30余家5G+智慧矿山项目案例,有效解决行业风险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智能办公应用,提升管理水平
“随着5G在煤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纯将5G网络送到井下已满足不了矿井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山西移动DICT及云能力中心总经理樊锐兰表示,经过试运行不难看出,“智矿通”是目前实现井下沟通刚需的新手段。
据介绍,目前除了实时通信,该系统内网还可以将煤矿生产办公数据进行汇聚,并通过手机“智矿通”APP为煤矿提供即时通信、日常办公、生产调度、应用管理等多项煤矿生产办公应用。
5G的加持让“老”煤矿焕发出智慧新生机。记者了解到,“智矿通”有效推动5G技术与煤炭产业链融合,为煤矿安全生产与智慧管理赋能,推动了矿山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山西移动董事长魏春辉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矿山领域的“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持续升级数智供给,助力行业实现更深层次数智化转型。(王蕾)
转自:山西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